Re: [新闻] 环署:限用塑胶吸管不会退缩 不做被骂更惨

楼主: MRsoso (朔朔)   2018-06-16 02:11:58
禁用塑胶吸管确实听起来很荒谬,
但我认为,只要跟我们生活习惯牵扯到的政策,
我的经验是多得是很荒谬的。
因为我不确定这些政策是要批评政府,还是批评人民?
我对禁用塑胶吸管这政策没有意见,
我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配合?愿不愿意配合?
以前郝龙斌当环保署长就推过限用塑胶袋,
所以塑胶袋从商家送你装变成要一块钱两块钱。
我当时年纪小还在念国中,
看到这新闻还以为台湾会变成像欧美电影里演得那样,
大家去超商卖场买东西,
抱着一个装满东西、凸出一条法国面包的大纸袋。
政策上路实际应用在我们生活之后,
变成直接掏一两块钱买塑胶袋,
不但如此,
依然到处多得是直接给你用塑胶袋装的,
我拿手摇饮料店举例,
我单点随便一杯饮料,
除非我有先讲我不用塑胶袋,
否则店家直接帮我用塑胶袋装,
我只点一杯而已喔!
真要说这政策有什么改变,
那就是红白塑胶袋只会在小本经营的杂货店、便当店看到,
那些塑胶袋要卖一两块的连锁超商、卖场,
塑胶袋会做好看一点,如此而已。
我讲一个小故事,
有在卖场或超商工作过,
特别是非大型公司经营的店家,
或是超商的"加盟店"的人,
一定会特别有感。
我高职打工的时候,
就问过老板既然禁用塑胶袋,
干嘛不拿纸袋给他们装就好?
他理所当然的回我一句‘纸袋不是钱吗?’
那时候,屈臣氏有推一个广告,
广告剧情是罗志祥帮女性朋友买卫生棉,
可是他害羞、不好意思,
体贴的店员注意到了,结帐的时候主动提供纸袋。
当时超商的总公司也有一样的政策,
纸袋提供给买卫生棉保险套验孕盘等较隐私产品的客人。
我就被老板娘告诫
‘客人买卫生棉没讲,就不用给他纸袋。’
我敢说
多得是做老板的舍不得那个纸袋钱。
既然连那个纸袋钱都舍不得了。
那么政府又凭什么认为商家愿意配合,
提供成本更高的其他可分解材质的吸管?
要不是这政策让我好奇跑去查,
我还没有概念原来吸管有别的材质可以做。
做为台湾人,我不想去批评台湾人贪小便宜、贪图方便。
但是出社会工作多年,
我发现,有许多人,特别是长我一辈的,以及做老板、主管的,
这种成本观念特别重。
而且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吃过什么苦,
做了什么事才有今日的成就与财富我不了解,
但这必定是积年累月,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成就。
可是他们时代的生活经验跟我们差太多了。
尽管他们在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机会多、发展好,
可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童年的物质条件就是比我们糟。
当我们认为这是积非成是时,
我们也很难一夜翻转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观点。
再举个例,我曾经有份工作,是做工的,
我的老板好得没话说,
为人和善、对我这个没经验的又包容。
在他那边工作与他相处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快乐的经验。
但是他就是不会在装卸货的时候把车停到停车格,
我们装卸货的地点就有一个货车停车格,
他宁愿把车停到货车停车格旁边的车道上,
把停车格空在那里,宁愿占据一个车道,
也不要缴那停车费。
我们身边多得是这样人很好的亲朋好友,
有什么时事新闻是灾难的,
这些人也多得是慷慨解囊的。
但是对于政策法规,
特别是生活中体贴他人、照顾环境的政策,
他们就是不会遵守。
你去看看这些人之中,多少人开车用远光灯、车随便停、对自然资源毫不在意。
还有个例子,我有抽菸的习惯,
我承认,我刚开始抽菸的日子,菸屁股也是随手丢的,
到近几年觉得这样真得很不好、也不好看,
所以把火头弹掉,菸屁股塞口袋,
去日本旅游之后,发现日本商店都有卖专门装菸屁股的盒子,
所以我连火头也不弹了(你把火头弹掉多少会有些菸丝掉出来)
抽爽直接把燃烧中的菸屁股丢到盒子里盖起来。
可是我很多菸友依然是菸蒂随手丢。
这个不说,就谈抽菸地点,
首先,我真得搞不清楚哪些地点是合法抽菸的地点,
除了什么公园之类的地方会有牌子放个禁菸标志以外,
你不会在哪里看到有个政府或公部门做得路牌是这里可以抽菸的抽菸区标志,
那些抽菸区都是店家、或办公大楼自己写张纸贴上去的。
于是在路边,想抽根菸,
我的原则就是找个四下无人的地方抽,
但也是一堆人在人会经过的地方抽。
这非常奇怪,政府不鼓励我抽菸,
却又允许卖菸,抽那个菸税、健康捐,
然后你只是到处设这里不能抽那里不能抽,
我去日本玩时,有明确不能抽菸的地方多得是,
但也一定有明确可以抽菸的地方。
我这个有抽菸的人的经验是,
菸不会绝迹,就算有那么一天,
我看香菸起码再战五十年也不是问题,
你把抽菸打得十恶不赦,
却又允许他存在,这不是很不合逻辑吗?
再回到塑胶吸管的政策上,
当这种政策出来,
有一种批评声音是
工厂排废水不先处理,先找人民的碴。干!
污染环境这些工厂当然有份,
问题是,工厂污染跟我们自己能做到的有什么直接关联吗?
遇到这种影响生活的政策,
我们会直觉的把那些规模大的拉进来讲。
但今天我买个东西用个塑胶袋,喝杯饮料一根吸管,
每个人一天一次,不要多,台湾工作人口的一半就好,
一天就能累积多少的垃圾,怎么没考虑过呢?
问题不是出在政府怎么不先去管那个谁谁谁,
而是出在他的政策到底能不能贴近、往下延伸到我们的实际生活?
而我们又愿不愿意提高自己的素养以及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
举劳工权利义务来说,这两年民进党弄得劳工相关政策,
我先不谈骗不骗票,
就谈第一年吵得不可开交的一例一休的修法,
很多人可能本身工作不错,一例一休对他有造成伤害,
然而一例一休从法规看,他对很多更基层的劳工是好事,
问题来了。这些基层员工真得有受惠吗?
这些人多得是在小公司小店家任职的一般人。
一间店搞不好老板加员工不过四五个,
随便一个员工检举,老板只需要从四个员工里去猜干哪个芭乐检举我的?
谁敢检举?
一例一休修法里有个针对薪资明细的修法,
资方薪资要有薪资各项目计算方式明细,包含按件计酬。
我直接复制贴上现在的劳基法法规给你看。
第 23 条
工资之给付,除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按月预付者外,每月至少定期发给二
次,并应提供工资各项目计算方式明细;按件计酬者亦同。
雇主应置备劳工工资清册,将发放工资、工资各项目计算方式明细、工资
总额等事项记入。工资清册应保存五年
我所谓的那些基层,或是工作内容取代性高的,
尤其不是在大公司工作的,
有多少这样的基层劳工,
真得看得到这种明细的?
这些政策上新闻,
常常就只是吵一两个点,
而忽略了这些修法到底修了什么?
这就算了,就现在来看,
至少就我的生活经验、我的所见来看,
政策实际下来,
不管是好政策坏政策,全都是假政策,
根本就没有完全接触、影响所有人。
政府说你可以这样那样,
我们说干你娘配套措施勒?
这种政策的话题你随便去路上找我前面所说的那些,
人很好、但是不守规矩的人来聊,
好多都麻讲这四个字配套措施,
但又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随便举几个你的想法给他,
他的起手式是说你这样当然比较好、当然要这样,
接着补一刀说你这样太理想、不可能。
有时候,真得不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的问题,
而是我们人民自己的问题。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骂归骂,多少人愿意自己身体力行,配合政府的政策?
政府与我们脱节、我们也不太鸟干政府。
写到这好像是篇各打50大板的假中立文,
但我不认为我有讲错,
这是一个很令我沮丧的社会现况。
等著看,禁用塑胶吸管这件事情,
我敢说,不但我敢说,你也敢说,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禁用塑胶吸管,到时候大家依然吸管用爽爽。
与其吵这个,不如自己少用点吸管,
管他政策怎么做,自己有做到,心里踏实,相信台湾会更好。
其他的事?听天由命吧。
※ 引述《jackhg (追梦)》之铭言:
: 环署:限用塑胶吸管不会退缩 不做被骂更惨
: 2018/06/14 18:46 苹果
: 针对环保署预告明年7月开始,民众在百货等4类公共场所无法取得一次性塑胶吸管,
: 总统蔡英文昨在民进党中常会也疑惑说“我也想问环保署,珍珠奶茶不用吸管是要用
: 什么?”,环保署副署长詹顺贵对此表示,这显示连总统都误解以为“明年7月1日起
: 喝珍珠奶茶不可以用吸管喝”,但环署禁的是一次性塑胶吸管,还有很多可代替的吸
: 管材质,环署未来会对政策做更清楚说明。
: 詹顺贵说,环署对限塑政策订定的目标计画,如果“胎死腹中”,恐怕引来更多的骂
: 声,所有限塑、禁塑时程,包含明年7月4类公共场所无法取得一次性塑胶吸管,绝不
: 会退缩、打折。
: 环保署在这次预告草案,规定公部门、公私立学校、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连锁速食
: 店等4大类约8000家业者,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胶吸管供内用的消费者使用。相较于今年
: 元旦起的扩大不得免费提供塑胶袋的商家,是不管有无可分解塑胶材质都禁用,这次
: 预告内容有考量一次用塑胶吸管替代材质仍然有限,因此包括生物可分解塑胶材质或
: 纸类等植物纤维材质但加上10%以下的塑胶薄膜材质制成的吸管,都暂不限制使用,未
: 来会视替代材质发展情形,再规划后续禁用塑胶吸管事宜。
: 詹顺贵说,废管处官员是因为被中天新闻记者诱导,没有意识到问题才说出珍奶可以
: 用汤匙喝,但事实上不仅还有其他可替代材质的吸管喝珍奶,而且规范这4类的店家仅
: 用内用,外带并没有限制,实际这些类别店家有提供珍奶的比例极低。
: 由于国际对海洋塑胶污染议题的重视,环署订定包括购物用塑胶袋、免洗餐具、一次
: 性饮料杯及吸管等4类广泛使用塑胶制品,订定2020、2025、2030年的限塑、禁塑时程
: ,相较前3类目前都有一些管制,塑胶吸管从未有过规范,环署因此先从规模较大的连
: 锁速食店、百货等规范内用禁止使用塑胶吸管,一来让民众先了解适应政策,也希望
: 借此让业者可以提前去找替代材质的吸管。
: 詹顺贵说,一次性塑胶吸管要全面禁用,会在2030年才实施,距离现在还有10几年的
: 时间,相信不用到2030年,商人就会研发出可以替代使用的材质,真的不用过度忧心
: ,没有塑胶吸管会不方便,应该反思我们现在到底可以为地球环境可以减少多少的破
: 坏,当欧美甚至连印度都在进行限塑、禁塑,台湾能够缺席吗?
: 近期因为明年速食店、百货内用餐饮不得免费提供塑胶吸管引发“珍奶怎么喝?”之
: 争,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谢英士说,所有要求民众改变习惯的环保政策都不讨
: 好,因为涉及到不便,一定有人反对,但重点是在限制“塑胶”而非“吸管”,环保
: 署欠缺创意沟通方法,让原本推动应是很棒的事,却没有用一点心思而达到正面效益
: 。
: 谢英士说,台湾人习惯中庸,喜欢慢慢习惯、慢慢调整,因此决策者也没有很果断的
: 决定,全面禁止使用,因此环保署禁止塑胶吸管是先从内用店家开始,但政策没有很
: 明确说清楚是禁用“塑胶”材质而非“吸管”,让人产生误解,没有说清楚塑胶制品
: 对环境的危害,才能让民众更加自发性减少使用塑胶吸管。
: 谢英士说,任何带来巨大改变的政策,不会一蹴可几,环保署在创意沟通方法应该要
: 多点心思,例如针对珍珠奶茶,主动明确告诉民众有哪些可以替代性材质的吸管,新
: 时代的环保政策,也应该多利用社群媒体,发挥创意跟影响力。
: (洪敏隆/台北报导)
: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14/1373406/
作者: kaj1983   2018-06-16 02:15:00
我都自己带购物袋,一点都不会麻烦说穿了就是人的劣根性,政府随便,人民也随便当政府不认真当一回事时,人民也不会认真
作者: kbten (kbten)   2018-06-16 02:38:00
购物袋已经好几百个了,都想丢掉
作者: maniac (maniac)   2018-06-16 02:50:00
台湾充斥着太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眼光狭隘,短视近利,多年来始终是一样的格局无法升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