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明朝时中国物理化学开始被洋人海放

楼主: barrymagic (孔方兄我们结拜吧)   2018-06-15 11:48:08
原文恕删~~~~~~
其实多数人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的官员有偏见,认为他们是
1.文组 2.不通事务 3.只有读过四书五经
若我们简单的做今昔社会的对比.
一.考试科目
(昔)以前考试的必考题,就是四书五经内的先贤圣人之语录,
所以有心做官的人,必须熟读,才能高分,才能录取.
(今)大家在学生时代,也是重点准备考试会考的科目,如国英数物化,
其他考试不计分的,就算很专精,也对正常升学/国家考试无用.
如,版上很多各系的专家.
二.考试制度
(昔)一堆学子在私塾读书,为了考取"功名", 功名粗分为下:
(今)一堆学生在学校里读书,为了考高中/大学/国家考试
1.(昔)不管年纪大小,过了童试的叫"生员" 也就是我们说的"秀才"
秀才就是个起跑点,成绩好的秀才(禀生)还有国家粮食可以拿(奖学金)
在古时候,秀才就不得了了,可以见官不跪,已经比一般老百姓有地位多了
(今)大家国中毕业,要准备去考高中(假设高中生=秀才)
2.(昔)有了秀才的"学历",就可以去考乡试(三年一考), 乡试考上的是"举人"
考上举人,在当时应该可以说是光耀门楣, 全家族都以你为荣.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应该有印象,这也表示"终生不举"的秀才是很多的.
乡试第一名的是" 解元", 是连中三元的第一道关卡
(今)高中毕业考大学联考, 大学联考第一名就是解元
3. (昔)有了举人的名份之后,就可以参加会试(在乡试的隔年).
会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会试过了,接着就是皇帝面试叫"殿试"
殿试分三甲(批)录取: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弟"
二甲 : 第一名叫"传胪" 赐"进士"
三甲 : 赐"同进士" 简单来说,候补的,不直接派官
一次的殿试下来,可能只有产生数十名的进士,也就是说,三年只多了十几名"官"
(今)国家公务员高等考试,考过了就当官.
由以上得知,古时候要取得"进士"功名,是很困难的,
而高中,大学的考试比喻,若对比在40年前的时空,可能会比较恰当.
三. 适应社会
由以上可知,取得进士的人,都非泛泛之辈,
每个人可能都是满腹经论,精通经史子集,略通琴棋书画
但进士多从七品的县令开始
(大家会说"操,县长很大啊,我能当县长就很爽了"
那大家会说,我们的县市长,很呆吗? 其实他们都是成功的社会人士了)
因为台湾地域较小,比较起来会有感观上的误差.取中国现况看,比较清楚
中国现有34个省级行政区(省),
334个地级行政区(州/府)
2851个县级行政区(县)
大家想想,2851个县令,你要脱颖而出,容易吗?
每个县的所有事务,县令都要管理(民政,财政,教育,治安.......)
大家只要想,现在有什么局,县令就要管什么.
当然,县令不可能样样精通,就有熟知业务的行政人员(古称吏)来协助.
那县令怎么可能是个呆头鹅呢?
我觉得,可能都可以用穷人版的达文西(全才) 来形容他们.
更不要说,上得了枱面,在历史上留名的官员.智商跟柯P可能有得拼.
说了很多,只是想表达,古时候的"官",绝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呆.
至于科学(理组)的发展,问题应该是没有系统性的累积/教学,
而只有特殊天才,能因一己努力,从头学习,再成就重大事绩
(如原回文说的徐光启, 如数学天才祖冲之,如同朝能文能武的王阳明)
但因为古代社会的价值观, 就是没有办法成一个体系发展.
作者: sdhpipt   2018-06-15 11:51:00
其实明朝考科举的人在童试阶段就学过一些数学了物理学的话因为理学很流行 一堆人爱好格物 有些人懂得的物理未必比现代人要少
作者: AngeLucifer (ウソのうまい男)   2018-06-15 11:54:00
祖冲之真的屌到脑袋不知什么做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6-15 11:59:00
能考上不呆,但体制是鼓励文组脑袋只有少数怪胎无法体系化没有意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