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1234518456 (...........)》之铭言:
: “台湾已实质缺电”马英九吁恢复核四
: 2018-06-12 00:09联合报 记者程嘉文、林河名/台北报导
对了 看到篇有趣的文章,但却很少人提过这件事
当年阿扁会续建核四,主要不是来自在野党的压力
而是美国!
想想也很合乎逻辑,台湾没有一个稳定的发电来源
工业该怎么办 经济又该怎么办,这似乎也是美国不乐见的
但时局演变下来,怎么会搞成泛蓝挺核、泛绿反核
这真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由此可见现在的政府真的是比当年的阿扁还皮
看来核四能当骗反核票神主牌的日子也不多惹
维基解密披露 2005年扁政府反核松动秘辛
http://e-info.org.tw/node/69998
维基解密文件近日披露大量美国在台协会(AIT)电文,除了大爆AIT对政坛人物台面下的
观察,事实上其中有不少与环境政策相关。例如一份2005年3月1日的电文,就描述了扁政
府2005年前后反核立场松动的始末。
电文中显示AIT官员的观察,指扁政府2005年后大选过后不须再操弄反核语言、加上京都
议定书生效、时任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以减碳为由支持核四,导致扁政府反核立场未如选前
坚定。而为了应付舆论,经济部以寻求共识为由举办全国能源会议,部分高层却早已内定
拥核结论,包括核四续建至完工、撤销2001年提案的核一二三提前除役政策。
在名为“Taiwan: Prospects for GE Nuclear Power Plant”(奇异核电厂在台情势研判
)编号05TAIPEI846的电文中,描述扁政府在2000年停建核四失败后,反核人士仍持续运
作,促成2005年1月中的扁政府的“非核家园”主张。而陈水扁在2004年总统大选与立委
选举时,仰赖反核力量提供的选票,但选举过后、加上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
扁政府试图修正反核立场,这是民进党执政后拥核人士获得支持的开始,在当时让AIT认
为核四完工所需的预算与政治力支持不会有问题。
AIT也在电文中抱怨政府执政党官员操弄反核语汇,将核四说成不定时炸弹。电文中以AIT
观点描述了扁政府以反核意识形态赢得选举,任内并叫停核四造成至少3000万美元损失,
也减低投资人对台湾稳定度的信心。
2005年1月,诺贝尔奖得主、时任中研院院长的李远哲以京都议定书生效、二氧化碳减量
为由,公开呼吁扁政府延后实现“非核家园”政策。经此之后,加上大选已过,扁政府开
始修正原初坚定的反核立场,行政院多位官员开始公开支持核四完工,包括新任行政院长
谢长廷与经济部长何美玥。不过谢长廷也曾私下向AIT官员表示,他会设法和具影响力的
反核人士以及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沟通,说明民进党的非核政策不变。
电文中指出,核四预算在2004年9月确定复活,何美玥仍是幕后操盘手,选后的2005年2月
,何美玥则公开个人支持核四续建的态度──尽管他说仍须寻求社会共识,也因此筹办
2005年6月的全国能源会议。但在AIT接触主办的经济部能源委员会时,经济部官员告知
AIT部分高层早已内定结论:核四完工、撤销2001年核一二三提前除役的政策。
当时才遭解除民进党副秘书长职务的新潮流人士钟佳滨还告诉AIT,民进党早在2004年12
月已有明确的决议(conscious decision)要和反核人士分道扬镳,他透露部分高层认为
和国会多数的在野党立委合作,比迎合反核民意还要重要。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理事赖伟杰认为,2001年核四复工后,地方进步的反核力量遭受严重挫
败,后续的演变当时就很清楚了;而经济部不管谁执政,从来都是拥核,也不令人意外。
倒是美国从来都是压力,与核四签约的厂商石威与奇异公司,从来都是强势;核四,从来
都是政治角力与筹码。
赖伟杰认为,最重要的是,核四的合约应该要公开,并请当前的政府要讲清楚,美国政府
“现在”、“今年”,还在“关心”台湾的核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