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ndClouds (风起云涌)》之铭言:
: 虽然回这篇有点lag 但还是很多话忍不住想说
: 台湾目前发展观光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
: 1.办个XX节 OO季 然后招商变一条夜市或市集出来
: 2.建个特色的建筑或装饰艺术 或布置的文青漂亮一点吸引游客打卡
: 3.引进一些游乐设施
: 其实2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啦 如果能结合在地文史或产业特色 还有文创工作者
: 应该会是正面的行销
: 可惜很多地方不是...看看那精美的高跟鞋教堂... 出现在一个渔港真的...
: 各地最常见的应该还是1
: 拿新闻这例子来说 九份其实有很多历史和文化的东西好好包装长久经营
: 但现在台湾游客想到九份 应该大多数人直接联想到芋圆 肉圆 还有人山人海的人潮吧
: 侯导悲情城市里的九份光景早已不存在了
下面讲的我没有太大的意见,原文长删掉一部分,只回这边
高根鞋教堂不是没意义乱盖的。
你听过乌脚病吗? 那是早期在西海岸地区常见的风土病,因为这个病的缘故,当年的女性有不少都截肢了。
所以她们无法穿上漂亮的高根鞋,然后就有了这个教堂纪念这一段历史
这就是脉络,不过台湾的媒体只会报导结果
台南的观光局在这方面也不够力
至于XX节XX季是很好的手法,真的只是操作方式的问题像我现在在函馆 光一个五月就有惠山杜鹃祭、松前樱花节、还有五棱郭祭了
函馆在北海道算二线城市,放到全日本去不知道要去第几线,然后人口跟嘉义市差不多,地形类似基隆,靠海、环山,有一个陆连岛。
说实话,他们的观光硬件根本被台湾海放...公共汽车很旧,甚至还有木制地板的,低底盘也没像台湾普及 就算搭中长途巴士,国光客运也比他们的车舒服
路面电车就不用说了,根本就是古董,还能在路上跑简直是奇蹟(不过还是有新车啦)
但是台湾人还是超爱去的,为什么?
重点不是硬件啊,是服务啊!
我搭公共汽车,司机会停好车,让你慢慢走下车
搭路面电车,车上萤幕到站显示有五种语言(正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韩文、日文) 台北捷运连转乘站追加日文韩文广播都做不到...
免税商店的广播也有中文 甚至还有泰文..
朝市卖海鲜的那些就不用提了,中文菜单几乎每家都有
在观光区和大众运输上都能看到多语系的指示,车站职员的英文没多好,但是会超级贴心的帮你把适合的车班全部写下来。
我不知道日本人怎么想,不过中文的内容,稍微有能力的几乎都会做繁简双版本,不是单纯转换,是连用语都会按照文化差异修改的...
他们赚你的钱,赚得你心甘情愿,交通贵台湾三倍,物价两倍,但完全值得。
所以函馆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桃园直达的航班,台湾人已经变成他们主要的观光收入来源,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台语
为什么?
因为人家做观光玩真的啊,就算是完全不懂日文的老人家也能玩得尽兴,观光客就会来大撒币啦
台湾的硬件真的不差了,目前更应该提升的反而是系统性的东西。
这几年日韩观光客大增,东南亚观光也有上升趋势,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把台湾变成观光客友善的环境。
不要像前几年赚中客只知道赚快钱... 要让客人心甘情愿掏钱,还觉得自己赚到了,还想再来才是关键。
观光虽然没办法像竹科那样成为国家命脉,但是我想支撑几个城市的经济,养活一大群人,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