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以前就觉得台湾的公宅政策非常奇怪,不管是国民的认知和政府的政策都超怪
青年人从来不好意思把自己的需求说清楚,
青年人的实际需求其实是:
“需要在都市中心的便利之所,承租或购买比市价便宜很多的住处”
我把大家不方便讲的心声,实际讲清楚了
台湾40岁以下的人,占人口分布快要一半,也就是总数有高达将近1000万人
要实际达成这个目标,让他堪称“有效”,那东折西扣,
需要在台湾的三大都会精华区,“至少”得弄出“100万户”公宅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现状变成是这样子:
(1) 公宅变成“乐透”的性质,是全体青年的“乐透安慰奖”,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盖一万户与盖五千户,根本都没差,数字都一样小。
我不知道台湾的主流声音认为“有比没有好”,到底是多不务实
所以你们要的只是乐透?要乐透的话,这个政策干脆全国都不要办了。
完全浪费资源。
(2) 公宅根本没有盖在市中心,都是盖在郊区、新重划区居多
这根本没有意义,郊区的房子本来就很便宜了,郊区房子根本不缺
结果公宅变成“城市发展用”,例如林口 A7,乐透出来的公宅,
带来第一波人口,带来的初步的需求,很快就有小型生活机能出现
城镇因此初具规模,等于是后续更大量推案卖得出去的基础。
这样到底是要干嘛?完全变成“发展新市镇的初期补贴”了,完全丧失原意
台湾一堆做公宅梦的年轻人该醒醒了吧,这个政策超荒谬,超口号的
完全无法理解为何这几年会很风行。
集体的自我催眠,集体的务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