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退场 缺胡萝卜也缺棍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4000582-260114
嚷嚷超过10年的大学退场机制,虽说教育部已将《私立大专院校转型及退场条例》
送到立法院审议,但很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学界指出,给胡萝卜也给棍子,才能解开僵局。
台湾157所大学,其中私校占了7成之多。由于今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是龙年出生,
人数有24.8万人,但之后不断下滑,到
2021学年只剩20.3万人,
2028学年更跌到15.8万人,
推估10年内大学规模至少必须缩减1/3才能因应。
但过去几年来成功转型的学校只有2所,按照这种速度退场,根本缓不济急。
虽说教育部2017年完成《私校转退条例》,端出50亿退场基金,法源其实不缺,
但几乎没有效果。
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校长张瑞雄就批评《私校转退条例》草案是教育部“自找麻烦”,
因为它不痛不痒,退场没诱因,不退场也不会被惩罚,
且私校校产清算后只能回归退场基金或地方政府,
谁会那么傻主动退场呢?张瑞雄一直鼓吹让学校退场可以拿回一部分校产,
且同时祭出惩罚,例如冻结董事会财产,万一校产不够,董事会要出钱。
台湾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何正信也表示,“退场”跟“转型”不一样,
问题不是没办法解决,只要政府愿意担起责任。
首先退场和转型应该切分开来,对于退场者要明定校产处置原则,
给董事会足够的诱因、给教职员工足够的补偿、给学生受教权完整的保障。
转型因涉及跨部会协调机制,例如转型长照、社福者可能需要内政部协助;
转型文教机构可能需要文化部咨询。有私校校长指出,由于实在牵涉广泛,
如果没有把握,还不如把《私校转退条例》直接改为《私校退场条例》,
专心退场就好。
5.备注:
退场机制拖了10年,补助也就多耗10年,行政不力
跟年金一样,慢慢拖,慢慢改,吸好吸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