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大贝尔实验结果公布 爱因斯坦错了

楼主: jarr (捷尔)   2018-05-13 07:50:39
我不知道这篇说的事情是对是错,毕竟我对量子物理可说是完全不懂
不过还是想提出一个问题
※ 引述《jackliao1990 (jack)》之铭言:
: 科学家们在量子力学的世界中,发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比如叠加态和量子纠缠。量子纠
: 缠是指处于纠缠态的两个光子A和B,无论相距多远都会存在一种关联。如果不对其进行测
: 量,它们就共同处于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两个状态的叠加态;而一旦对其进行测量,其中
: 光子A状态将随机坍缩到其中一种状态,而光子B的状态会瞬时坍缩至另外一种状态。比方
: 说,如果A的偏振态是向上的,B的偏振态必然是向下的。
: 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但这
: 并不仅仅是个诡异的预测,而是已经在实验中获得的现象。他反感这种上帝掷骰的解释,
: 认为测量结果一定受到了某种未知的隐变量的影响,是我们不知道的另一个隐变量对
: 光子的状态发挥着影响,处于纠缠态的两个光子这个隐变量的取值是相反的,因此会导致
: 它们总是坍缩为相反的状态。这么看来,一切都是确定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背后的原理而
: 已。这被称为爱因斯坦定域实在论。其中,定域是指信息传播的速度无法超过光速,一个
: 位置的行动无法对其他位置产生瞬间影响;实在论是指无论我们是否去观测,一切现象都
: 对应着物理实在的特性值。
: 1964年,物理学家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用于检验究竟是这个我们暂未观测到的隐变量影
: 响了我们的观测结果,还是因为在量子世界上帝真的会掷骰子。如果这个隐变量真实存在
: ,那麽在同时测量两个分隔的粒子时,其结果关联程度的分布概率必然满足贝尔不等式。
: 反之,如果测量结果不满足贝尔不等式,就说明隐变量并非真实存在,爱因斯坦对于定域
: 实在论的执著是错误的。
: 随后的几十年,大量的实验都证实了量子力学关于贝尔不等式的预言。但是这些实验并不
: 能够完美满足贝尔不等式的假设条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人们依然无法对这
: 一争论进行最终判定。比如定域性漏洞(locality loop hole)认为两个光子之间可能
: 串通作弊,通过某种不大于光速的通讯通道来传递彼此的状态信息。
: 在诸多贝尔不等式的实验中,人们终于关闭了定域性漏洞和公平采样假设(fair-sampling
: assumption)这两个非常有名的漏洞。不过,挑剔的科学家们再次找到了一个新的漏洞
: :自由意志漏洞。
: 这个漏洞的意思是:在这些实验中,使用的是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但凭什么
: 相信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就是真的随机数呢?又怎么保证这些随机数没有时间的关联呢?
: 随机数的产生与纠缠的产生有可能在很久的过去被某个隐变量共同支配着,因而这种随机
: 数可能受到隐变量控制而不能作为真正的随机性来源。这通常被称之为自由选择漏洞
: (measurement independence loop hole)。更普遍来说,所有利用地球上的仪器设备
: 直接产生的随机数都无法被严格用来关闭该漏洞。
在上面这段说明科学家无法相信随机数发生器造成的随机是真实的随机
: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基于人类自由意志,在地球-月球之间开展贝尔不等式
: 检验的实验方案。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哲学里的一个专业概念,使用人的自由意志来
: 选择测量事件甚至用人来直接进行测量被认为是有希望彻底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
: 国际上10多个知名量子研究团队合作,开展“大贝尔实验”(the Big Bell Test)。该实
: 验召集到了世界各地超过10万名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在2016年11月30日当天,通过网络参
: 加实验。在实验中,所有志愿者都需要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不断地进行选择形成二进制随
: 机数,志愿者要做的事其实非常简单:在过关游戏中快速随机地按下0或者1,12小时内共
: 持续产生每秒逾1000比特的数据流,全部记录在互联网云端,并被实时和随机地发放给分
上面这行说明数据将被“随机地”发送给世界各地的实验团队
我好奇这边的随机是否是科学家定义的真实的随机
如果不是,会影响实验结果吗?
: 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研究团队,用以控制这些研究团队的贝尔不等式检验实验。整体而言
: ,大贝尔实验的思路是相信人类拥有真正的自由意志,即使上帝真的存在,成千上万个自
: 由意志选择的随机数也足以发动一场令默认网络瘫痪的DDoS攻击。通过大量参与者的自由
: 意志,大贝尔实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关闭了自由选择漏洞,强有力地证伪了爱因斯坦的定
: 域实在论,符合量子力学理论。
: 自由意志是否真实存在?这可能是继大贝尔实验之后,我们要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作者: jayemshow (S.Kazumi)   2018-05-13 07:55:00
第一个指的是电脑随机,电脑随机都不是真随机第二个随机应该是指人类随便挑的随机
作者: galusx (galusx)   2018-05-13 08:04:00
不记录的话一定是随机 但一记录的话就不随机了
作者: jayemshow (S.Kazumi)   2018-05-13 08:10:00
那简单一点就省略纪录的部分,直接蒙眼挑中就发送囉
作者: aresjung (OTU GSAWAKKWA NNE GI)   2018-05-13 08:11:00
爱因斯坦自己都很紧张。
作者: EfiwymsiAros (認真發廢文)   2018-05-13 08:14:00
成立清单就不随机了吧
作者: galusx (galusx)   2018-05-13 08:14:00
但发送后也不能检视呀 ..
作者: markoo (上行下笑阿..)   2018-05-13 08:22:00
你把电脑随机的数字当作初始值 算法应该有证明 实验结果不受初始值影响XD所以只要保证之后的每一步都是自由意志(所以才会要求在极
作者: jefe (jefe)   2018-05-13 08:24:00
电脑的随机是查表来的呀
作者: markoo (上行下笑阿..)   2018-05-13 08:25:00
短时间内就回传值 直觉下的回答每个人是不是随机 这应该会有个人偏好 但十万个人够多了 应该还是能满足假设
作者: orengiht (con los cojones grandes)   2018-05-13 08:27:00
我觉得是原po翻译诠释有误,参考原文和几篇其他报导,应该是将参与者们产生的随机序列同时传送到五个实验地点作为参数,所以五个实验地点用的是一样的样本。
作者: bulls0722 (jackliao)   2018-05-13 08:29:00
作者: orengiht (con los cojones grandes)   2018-05-13 08:29:00
总之应该没有参与者产生的数据再被重新分配这件事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05-13 08:59:00
这篇不错
作者: findingwind (findg)   2018-05-13 09:35:00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18-05-13 09:49:00
大概是差不多可以找到这么多人吧。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义不可信)   2018-05-13 09:50:00
电脑不可信?人的自由选择更非随机吧!
作者: romber (tako)   2018-05-13 09:51:00
人类意志本身就还是一个谜团,用一个谜团来作为另一个谜团的实验基础,我是无法信服…谁知道人的意志间不会有类似量子纠缠的现象或是本身就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
作者: leweir (LeWeir)   2018-05-13 09:58:00
不觉得这个实验有证明了什么,人类有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如果在执行决策时没有拘束化各个环节,其决策本身的背景复杂度根本就是无法解释,亦同楼主提到的取样行为本身就带有自行想证明的结果的反例作为假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