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800/3122823
台湾年轻人肌弱不振 完败欧吉桑!
2018-05-04 01:37经济日报 蔡尚勋
有一种“瘦”,叫做“假瘦”!率先于2017年,将“肌少症”评估列入自费健检项目的创
健预防机构,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中显示,30岁以下肌肉量明显不足者多达3成,成为肌少
症的潜在族群。其中,男性30岁以下有33.8%,远高于男性60岁以上的21%;女性30岁以下
为32.7%,也明显高过女性50~59岁的21.8%。院长陈建志表示,原预期肌少症发生率与年
龄呈正相关,统计结果却发现,年轻族群“肌少症”发生率超乎想像高,看来肌肉量不足
的问题,并非老年人专属,国人在关注储存骨本之外,应全面重视并推广肌少症的检测。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体重、BMI或体脂率,却不见得清楚有多少肌肉。文献报告显示,人在
30岁以后,即使体重或BMI不变,身体结构组成也会逐渐改变,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脂肪
逐渐增加、肌肉逐渐减少”;30~60岁间,人体每年约减少肌肉0.5~1 %;60 岁以后,更
以每年1~2 % 加速流失,流失部位以下肢的肌肉最多。
“肌少症”患者外观看起来可能跟常人没有两样,却容易有行动灵活度下降、体能肺活量
变差、基础代谢率减少、免疫抵抗力衰退,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果一般人在中壮
年时期没有及早因应、存够肌肉的本钱,一旦步入老年,因肌少症导致上述状况的发生机
率就会逐年升高。
“肌少症”是新兴的医学名词,国内外相关研究不算多,且研究的对象以65岁以上老年族
群为主,但,“肌少症”是不是老人的专利?发生机率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愈来愈高
呢?
创健预防机构团队耗费1年时间,收集男性981人、女性1031人,年龄层从23岁~79岁,总
计2012位受检者;使用Inbody 720生物电阻分析仪及电子式手握力器(TTM-YD, Tokyo,
100kg)检测,并依据 2013 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群组(AWGS)的定义为诊断标准。
陈建志院长指出,“肌少症”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品质,还攸关未来长照的潜在负担。这
项研究的结果颇耐人寻味,为什么肌肉量不足的发生率与年龄不是成正比?这个报告不仅
值得国人关注,陈建志院长更呼吁,公共卫生医疗应该一起研究与探讨。
https://imgur.com/NrtVIFq
创健预防机构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中显示,肌肉量不足并非老年人专属。创健预防机构提供
https://imgur.com/3SqMD2p
2013 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群组(AWGS)的定义。 创健预防机构/提供
https://imgur.com/IEYyRWa
陈建志院长建议,国人在关注储存骨本之外,应全面重视并推广肌少症的检测,并从40岁
前开始,加强蛋白质与维生素D的摄取,且接受规律的运动及肌力训练。 创健预防机构/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