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贸易和台湾议题全面发酵 分析:中美关系

楼主: yhvhyod (四宅公子)   2018-04-23 21:59:40
1.媒体来源:
新头壳newtalk
2.完整新闻标题:
贸易和台湾议题全面发酵 分析:中美关系悲观
3.完整新闻内文:
贸易和台湾议题全面发酵 分析:中美关系悲观
新头壳newtalk | 文/中央社
发布 2018.04.23 | 15:41
中国独立学者邓聿文认为,随着贸易和台湾议题的全面发酵,中美两国关系今年硬着陆的
可能性大增,未来比较悲观。 图 : 翻摄自depositphotos
中美两国贸易战一触即发,凸显彼此竞争关系。中国独立学者邓聿文认为,随着贸易和台
湾议题的全面发酵,两国关系今年硬着陆的可能性大增,未来比较悲观。
邓聿文今天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发表文章说,中美关系并非突然发展到目前地
步,前美国总统欧巴马后期,两国关系就出现恶化,其中突出的表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平向欧巴马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一直未获美方回应。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特别是外交政策和战略界出现有关中国的大辩论,部分鹰派学者明
确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未来唯一对手,认为遏制中国将是美国的使命。
文章说,现任总统川普上台后,美国已完成关于中国的辩论,结论是“中国不可能成为美
国塑造的那种国家”,不能再继续过去对中国的接触政策。
邓聿文说,欧巴马时期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M. Campbell)
今年4月发表题为“中国的惩罚”文章,此文代表了美国学界的典型看法,“华盛顿现在
面对的是现代历史上最有活力的巨大竞争者。正确对待这个挑战,就要放弃美国长期以来
对中国充满希望的政策。”
中共19大则是另个催化剂。邓聿文表示,对中国尤其“不满”的前白宫首席策士巴农(
Steve Bannon)去年底在东京演讲说,中共19大是中国未来全球霸权统治的计画,他的使
命就是让美国明白这点,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文章指出,白宫当前对中国的政策,就是没有巴农的巴农路线。对于川普这次对中国威胁
发起贸易战,有媒体调查后得出结论:尽管美国人对川普的政策有不同声音,但不同声音
背后却反映了对中国“不公平”贸易模式采取行动的“共识”。
邓聿文说,中国国内虽意识到美国的转向,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严重误判川普,将
他竞选期间攻击中国的言论视为竞选语言,也未理解川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国内背景,
过于看重川普身为商人的“交易”特点,而轻视他履约及守护美国文明的决心和意志。
此外,中国也忽视了美国整体民意的大转变。而北京在外交上的“亲俄疏美”,则进一步
强化美国对中国的负面形象。
邓聿文分析,美国虽很失望,但在欧巴马后期以前,还未将中国的挑战放在心上,但之后
看到中国藉著经济成就向世界推销中国道路和模式,这就和美国的根本利益产生尖锐冲突
,若再不遏制,等中国进一步强大,就无法阻止。
文章进一步剖析,文明之争或发展模式和制度之争,才是中美最深刻最本质的结构矛盾,
它决定了二者的不可调和,迟早要爆发。贸易战和台湾议题只是这一根本矛盾的外在表现

而从现实面来说,相对于贸易冲突,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杀伤力”更大。台湾问题牵
涉地缘政治,对中美两国都是核心利益。
对华府来说,保护台湾关乎美国作为世界头号霸权的信誉,台湾若遭受中国武力入侵而美
国不敢保护或最终失败,可能意味着美国霸权的转移。
而对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共来说,失去台湾,不仅意味中国崛起功亏一篑,也代表中共统
治的可能终结,“所以,如果台湾要回归中国,那么美中必有一战,除非华盛顿甘愿放弃
霸权。”
文章分析,从今年情况来看,中美对抗已然成形,大势已成,短期很难改变,除非一方做
出大让步,但在双方民粹情绪制约及现实利益考量下,估计谁也不会大让步,“所以我对
美中关系的未来比较悲观”。
邓聿文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刊“学习时报”副编审,2012年撰写长文“胡温的政治遗产”
批评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2013年又在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批评中国的北韩政策
,主张丢弃北韩,不久后,他透露自己在学习时报遭停职。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4-23/121927
5.备注:
如何用一首歌表达现今中美双方关系?
参考答案如下:
Within Temptation - What Have You Done [OFFICIAL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YivBntOC4
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