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闽南语凭什么叫台语

楼主: ilha   2018-04-22 17:34:27
【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2003) p227-p229】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崛起江东的孙吴进攻会稽…
建安八年(203年)驻兵5000于建安督尉。当时入闽开发
的江南居民,多为与百越族同源的吴越人,江南吴越语
对闽语的渗透与中原汉语对闽语的影响不同。大规模的
中原居民入闽,是"永嘉之乱,衣冠渡江,如闽者八族"。
在中原居民抵达江南的迫使下,也引发了江浙越族的入
闽,这次移民使福建的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从建安郡
分出晋安郡。北方移民带来的当时中原汉语,也就是所
谓的"渡江十五音",成为闽语的中古层次…从六朝到唐
代,中原人口的陆续迁入致使福建人口增长10倍以上。
其中尤以唐初河南光州人陈政父子,统率府兵5600入
闽"征蛮",带来了7世纪的中州汉语…五代时期,河南
固始人王潮兄弟,率几十万军队南下转战八年,并据闽
称王,带来10世纪的中州汉语…北宋太宗(976─997年
在位)时,"闽语"名称已见于文献。南宋端宗(1276年)
在福州即位,为元兵所迫奔走于泉、潮、惠等州之间,
大量宋室保驾御敌的遗民留居福、泉、漳、潮等地。
福建境内还生活着畬族(唐"发生啸乱"的蛮僚)居民。一
方面,也许他们是百越族在闽地(原居地在闽西北和闽
南,从14世纪迁往浙西南和闽东北)留下来的唯一未被
汉人同化的一支;另一方面,说闽语的汉人中不可能没
有畬族汉化的后裔。从民族体质学来看,林惠祥指出闽
人的容貌特征可能是百越和汉人的混血;从语言学来看,
在闽语中存在一些源于古畬语的词汇。因此,闽语是以
闽越土著语为底层、以中原汉语为上层的汉语方言,亦
即以百越语的语言底子去学习中原汉语的结果…
因福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语言内部分歧至今相当严
重,可以说至今在某些地区的闽语还保留着语网的某些
特征。由于早期的汉语化程度就不高,以后接受历代北
方汉语的影响不及粤语,因此闽语中保留的百越语成分
最多,语言年代最为古老…假如认定从淮南越长江(古
吴越),经浙南(瓯越)到闽粤,上古都是东南百越语的范
围,那么中原居民的南迁对东南百越语的影响则是由北
向南依次减弱,江淮全覆蓋……江南深融合……浙北浅
融合……浙南深渗透……闽地浅渗透。由此推定,闽语
不是从做为汉语方言的"古吴语"中分化出来的,而是中
原汉语对百越语汉语化程度较低的结果。因此,难以赞
同"闽语的主要渊源是东汉三国时期的吴语"和"南北朝时
期的吴语就是闽语的前身"的"闽语源于吴语的假说",吴
语和闽语的底层来源语都是百越语,不排除是有内部差
异的百越语方言…闽语成为汉语方言,关键是"永嘉之乱,
衣冠南渡,入闽者八族"和这以后中原汉语对闽语长期汉
语化不足的结果。因此闽语的历史层次相当于唐代以前,
并且包含明显的百越语底层。
【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与方言的分类》(2009) p152-p155】
我们把把这种语言史观视作"线性理论",即方言文化的
形成发展是自祖语文化一直线贯穿下来,其间与族群互
动、地域文化传统关系不大。我们则主张用"非线性理论"
来解释方言文化的形成和演化,重视族群互动、地域文化
传统或文化底层的重要作用。
现代闽客族群内部的方言文化分区,正好与福建史前文化
遗存的分区相一致,反映出方言文化群的分立受地域文化
传统所决定。
一方面史前人们共同体的分布状况与现今行政文化区域关
系较密切,秦时闽中郡的建立系按当时闽中人们共同体分
布状况而定的地域。另一方面闽中郡地理对后世福建郡县
以至行省的地理都有影响...比较明确的有以下四个区域:
(1)闽江下游流域为代表的东部地区;
(2)闽江上游三支流流域所在的西北地区;
(3)晋江、九龙江流域为代表的南部地区;
(4)汀江流域及闽西山地地区。
这四区的史前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区与区相互间不能完
全包容…闽方言的分区比较一致的意见…就各区关系深浅
而言,闽方言又可分为三大区,即闽东区、闽南区、闽北
区。客方言区即闽西区…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福建史前文
化遗存的分区与现代福建方言文化分区几乎完全一样,相
互重叠,这绝非巧合…族群文化的异质性受地域因素影响
很大。
【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与方言的分类》(2009) p120】
例如:肉:闽南语"肉"文读hik,但白读ba?(注:有些
符号无法打字,另外我个人的念法是ma)。闽南"肉"白
读是个典型的古南岛语词。比较:
gemuk 印尼
ema(肥) 拉德
ma?53(肥) 回辉
sima(油) 阿眉斯
mashmuh(肉肥) 布嫩
man2(肥肉) 傣西
man2(油) 水
man2(肉) 黎
在南岛语、壮侗语中,"肉肥、油、肉"为同源系列…闽
南语"肉"白读形式…是来源于古南岛语…从比较可以看
出,闽语的形式是直接来自南岛语,也就是福建汉人第
一次"南岛化"的结果,而客话的形式则并不直接来自南
岛语,反映北方汉人入闽后,跟南岛族的后裔壮侗语族
人文化接触的结果,是北方汉语第二次"南岛化"的结果。
闽语的南岛语底层是闽语的第一个层次,这个事实不能
否认。闽客语有一批相同的常用口语词汇,这批词汇有
以下几个来源:
(1)共同来源于古闽越族底层语言;
(2)来源于江东等南方文化区域的语言
(3)来源于北方文化区域的语言
(4)历史上闽客族群互动的产物
【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2001) p109】
闽方言指的是一种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
浙江南部以及江西、江苏、广西个别地方的广大方言…
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
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南厦门话与台湾台北话
是保留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最完整的,有-m,-n,-ng,
-p,-t,-k,-? 等7种辅音韵尾…闽方言不少地区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文、白异读的现象,闽南方言尤其突出,
几乎文、白两读各成系统…
【陆传杰《被误解的台湾老地名》(2015) p123-124】
关于客家“闽南化”这个课题,在台湾学界似乎是一个
敏感的议题,目前学界似乎还没有较深入的研究。关于
这个问题,我(注:陆传杰)曾和前新竹市长蔡仁坚交流
过。蔡市长曾在厦门大学担任客座,他说他曾去过漳州
一带考察过,发现闽南地区的客家族群也有“闽南化”
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并非最近才开始的。可见客家
“闽南化”的现象并非台湾独有。具体原因为何,还有
待学者的研究。
根据我 (注:陆传杰) 的田野经验,我隐约感觉到台湾
客家族群的比例似乎不低于闽南族群,但是学界目前的
论点还都认为客家族群的比例只占台湾全部人口的五分
之一。我认为之所以有如此论点,主要是出于日据时代
一些似是而非的统计调查。日据时代对台湾汉人族群的
调查主要分广东人与福建人,更进一步的调查会再仔细
分为州府之别。但无论省籍或州府之分都不能作为区分
客家、闽南族群裔的依据。
例如广东潮州府有些地方讲闽南语,有些地方讲客家话,
而福建漳州府则是大部分区域讲客家话,少部分讲闽南
语。至于汀州、上杭等地更是不在话下。所以台湾一些
祖籍漳州府的区域,大多属于客家区域,只不过很早以
前便“闽南化”,改说闽南语了。
作者: MrXD (Mr.XD)   2018-04-22 17:41:00
想推你的认真
作者: IceCococaca (嘟嘟鲁)   2018-04-22 17:49:00
辛苦了 但是没用,他们业绩达标就不管惹
作者: iidxiir3 (笑问)   2018-04-22 17:53:00
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