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ogoro 电池系统的公版化,谈产业事实标准的形成与产业政策的角色
数位时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8070/gogoro-electric-scooter-battery-swap-st
ation
透过政府补助,让Gogoro私有的交换式电池系统,演进成为台湾的电动机车产业,甚至更
广义的轻量化交通工具产业的新能源标准,我是完全乐观其成的。我甚至认为,这个案子
如果可以顺利进行,将不只对绿能与电动机车产业的发展有利,对台湾其他的科技产业而
言,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典范。所以,我一直觉得有必要用一个完整的篇幅,尽量白话
的说明我的观点。
如果你是换电站的投资者,你会怎么选?
这个个案起因是政府宣示要在2030年之前,要让燃油机车全面退场。要推动这样的政策之
前,政府的的责任之一当然是要有妥善的配套。而广设充放电站当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基础建设。就如同现在的加油站,有国营,也有民营。充放电站的建设投资,除了国营的
中油有政策性配合之外,用实质优惠鼓励民间投资当然也是必然的选项。
既然是投资,我们不妨从假设自己就是投资者的角度来思考。首先,虽然政府最高补助30
万,看似不少,但自己需要投入的金额,恐怕是六七个,甚至十来个30万。所以,如果你
想投资,会想优先投资充电站还是换电站?如果你的选项是换电站,你会想加盟什么规格
的可交换式电池系统?
就2018年初的现况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恐怕非常明显。由于现有的充电技术所需的
时间过久,相同面积的站体,充电站每天可以服务的人流量远低于换电站。换电站的速度
快,流量大,把人流带去顺带经营其他生意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
更何况市场上有八成的电动机车是 Gogoro,而且数量稳定迅速的增加中。直接投资与Gog
oro 相容的换电站,起码不用等待,立即有大量现成的消费者。终究你只是要投资二三百
万来经营一个换电站来而已,不是要投资二三亿来研发换电系统技术,自然没有任何道理
不选现有市场领导者作为你投资的标的。
这些简单的投资思考,我相信也就是工业局在本案中的第一个核心思维。我敢说,即使工
业局把这个案子稍微改成只说“鼓励民间自行投资充放电站,每案补助30 万,选充电还
是选换电皆可,规格也自选”,那么市场机制还是会选出完全相同的结果。换句话说,就
“投资机车充换电站”这件事而言,选择Gogoro是完全合理的。
换句话说,Gogoro所提供的电池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兴起中的事实标准(de facto stand
ard)。
更重要的是,Gogoro 并非是像光阳之流,等到经济部要让燃油机车退场了,要补助充放
电站了,才来想要直接分一杯羹。而是早已透过自身的资金与技术,建立了五百多座的换
电站,并卖出了八成的电动机车,用市场成果证明了自身电池交换式技术的可行。这也就
是说,Gogoro 之所以有份量在电动机车的电池交换市场中扮演“事实标准”的制定者,
是因为这间公司的远见与执行力,是因为自由市场经营与竞争的成果。而不是因为尹先生
的政商关系,更不是因为工业局的非法图利。
相反的,假使工业此时才要花钜资再搞一个法人科专去研发“属于国家的技术”,或者硬
要塞第二种还不成熟的技术规格给市场上的准买主去选,来营造“表面的公平”,这反而
是背离市场机制的。这二种作法过去在台湾非常常见,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收场。很庆幸
的,工业局终于在无数的失败后学到教训,当然是值得大力赞赏。
说的更白的,假使光阳真的有意竞争机车交换式电池的标准,那它也应该比照Gogoro,自
费去建立一个起码规模的换电站体系,然后争取市场认同。也成为一种事实标准之后,才
有资格争取“第二套”公版。否则,如果只是用本来在燃油机车市场的影响力,提出一套
规格,然后要求政府接纳并补助这个规格的建立,那才是叫做要求政府做“非法图利”。
从排它型专利变成标准型专利
话说回来,一定有人会说,既然自由市场机制还是会选出相同的结果,那工业局何苦需要
背负图利的质疑,硬要建立单一规格的换电站?
这当然就涉及第二个层次的思考。因为即使政府是让市场自己决定电池交换站的规格,政
府终究还是要花上四十亿元去加速这三千个公民营充电站的诞生。相比Gogoro 到目前为
止,也不过建立了五百多个自己的换电站。所以,这三千个有国家经费补助的换电站,如
果只能给Gogoro 生产的机车使用,才是图利Gogoro。因此,透过指定换电站的规格,来
交换Gogoro 必须同意授权电池与交换系统的专利给别的车厂使用,不仅不是图利,反而
才是政府应有的正确的作为。
当然啦,也是因为Gogoro的母公司睿能本来的愿景就不是卖机车,而是要卖可交换电电池
与交换网络,两方自然快速可以达成共识。
当然,上面这段论述的成立有两个重要的前题:
1. Gogoro目前在可交换式电池系统的技术成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而相关专利布
局也不是可以轻易回避的。授
2. 权的执行对所有想参与的车厂必须是公平而且友善的。
在这二个前题下,多数的中小型车厂自然有使用Gogoro电池系统的强烈动机。此时,透过
产业政策指定单一规格,去交换Gogoro 把原本有排它性质的专利,变成有强制授权性质
的 SEP(Standard Essential Patenet) ,自然就是工业局在这个案子中的第二个核心
思维。
当“电池”产生了新世代的事实标准,反而有利于“车辆”的竞争与多元化
在过去这两个礼拜的各种讨论中,有很多人误以为所谓电池规格只是尺寸与接口而已,所
以当然认为政府指定电池规格是不合理的作为。会这样想的人,大致上都误以为Gogoro
的电池与市面上的“电瓶车”是同一种世代的技术。
电瓶车的电瓶,也就是燃油汽车上所使用的铅酸电池,是一种完全“被动”,而且纯“类
比”的元件。它的充电时间长,电流小,寿命短。所以电瓶车自然也就骑不快,骑不远,
而且不方便。反过来说,Gogoro之所以卖得最贵,却还是成功打败传统“电瓶车”的主要
关键,就是因为它兼顾了速度与骑乘距离。而速度与骑乘距离的关键,就是来自于电池的
功率高,容量大,而且可以快速更换。
问题来了。因为它的输出功率高,所以需要更安全的保护电路;因为它要经常拿上拿下,
所以需要更轻巧坚固又好拿的机构外壳;因为它要很多人共用,所以需要辨识真伪;因为
它要更换,所以需要用数位化的方式精确估算残余的电量;因为要兼顾大容量与快速充电
,所以需要用多颗电池芯的串连与并连来降低电池组的内部组抗;因为这些串连与并连的
多电池芯网络,需要被管理,所以需要有主动式的芯片与管理软件,也就是一般所谓BMS
。
上述这些议题,对传统燃油机车甚至充电式电瓶车而言,都是非常陌生的。相反的,对于
像Gogoro这种早期投入者,这些议题的每个解答都有可能产生专利,而且这些专利之间还
会互相影响。这当然也就让Gogoro 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安排一个绵密而且难以全面闪躲的
专利布局。
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的说,市售的Gogoro 与其他燃油机车或电瓶车最大的差距在哪里?答
案不是引擎,不是马达,不是避震器,不是车轮,不是铝合金车架,当然更不是车体造型
,就是在这个包含电控单元,电池组,以及电池交换设备在内的“可交换式电池系统”。
换个角度,换从小型车厂,或者新创车厂的角度来看。一旦Gogoro最擅长的电控单元,电
池组,以及电池交换设备也可以(甚至必须)授权别的车厂使用时,这个巨大的差距反而
变小甚至消失了。甚至有很多人认为,Gogoro 在马达,避震器,车轮,车架等“传统项
目”的能力与技术反而是没有经验的“菜鸟”。
所以,可交换式电池系统的授权与共用,让传统车厂最不熟悉的问题被解决了,反而可以
聚焦在自己最擅长的事物与能力。对拥有这些传统能力的人与公司而言,不仅没有不利,
反而是大幅扩张的绝佳机会。
在实际的授权方案上,车厂只要向睿能购买电控模组来设计与生产自己的车辆,换电站的
投资人只需要购买睿能的电池交换设备,车厂的消费者就可以直接租用所有换电站中流通
的电池组。虽然内行人都知道,这只是把授权金放在产品中的作法,不是真的“免权利金
”。但这种在资讯产业中常见的作法,却也省去了“专利谈判与授权的繁琐过程”,有利
于车厂与Gogoro 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
白话一点的说,未来任何一个小车厂只要透过“购买电控单元”,就可以发展自己的产品
,并无痛加入这个换电网络。所以我相信,只要本案成形,很快的,不会只是电动机车,
甚至是电助力自行车市场,高尔夫球车,厂区无人搬运车,短距离穿梭车,都会有发生大
规模革新与爆发的可能。而睿能希望成为某种“电能交换网络”的愿景,自然也可以实现
。
可是如此一来,交换式电池系统不就被独占了?
当然,传统车厂多半有种疑虑,认为最重要的关键技术在别人手中,会受制于人并且增加
未来营运的不确定性。他们多半也会担心睿能在独占之后,会不会漫天喊价,造成不公平
的竞争。我可以理解这样的疑虑,毕竟,在传统产业里,整个产业共用单一厂商所提供的
某个关键零件并不常见。但是,在资讯产业中,这种“平台型”的供应链关系,其实是很
常见的。
像Intel 之于个人电脑产业,或者Qualcomm之于手机产业,都是类似的产业结构。在这类
的结构里,关键零件是个有技术门槛,而且有规模经济门槛的元素。但对于末端产品而言
,关键零件的成本占比其实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所以,游关键零件的“独占”,只要
不涉及“差别待遇”,其实上游的独占有利于经济规模的形成,有利于技术的持续进步,
有利于成本的降低,更有利于下游产业的竞争与兴盛,而最终有利于全体消费者的利益与
国家的税收。如同Intel 几乎独占了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但也同时造就了庞大的个人电
脑产业。就如同Qualcomm主导了3G/4G通讯芯片的发展,但也同时解放了手机硬件的设计
与制造。
所以,借镜资讯产业的经验与常见作法,其实不难解决这些传统业者的疑虑。这些方式很
多,包括:
把权利金放在电池的租用与电控系统的销售中。这种作法,可以降低小厂加入的难度,也
会提高透明度与公平性。这也是睿能已经主动提出的作法
未来规模大之后,可以透过公平交易法,让Gogoro 机车与电池系统的拆分为二个公司法
人,让公平交易的法律监管更容易执行。
像中油这类的大公司如果有意愿,它可以与睿能谈妥权利金之后,生产相容的电池组与经
营相容的交换站,让买了这些小厂机车的消费者可以有两种以上换电费率选择。
就更长期的角度,其实上游的独占固然有高额的利润。但反而刺激上游产业的挑战,使得
独占其实很难持续太久。我们不妨假设不久之后,有另一个可交换式的电池系统,也成功
的模仿出来。但如果这个电池系统的整体绩效只是与Gogoro 类似,或者只有些许的改善
。那么在前述的产业政策下,另外这个系统的确是没有机会在市场上竞争了。
但如果更久以后,电池科技有了来自物理/化学特性上的革命性改变,有人提出了有十倍
效率的“充电系统”,那么Gogoro 的“换电系统”还是会面临挑战甚至被迅速淘汰。
换句话说,就算我们容许睿能享有在电池交换系统上的独占地位与超额利润。其实这个力
量与利润距离变成托拉斯也还非常遥远。更何况,它能享有这样的待遇,不也是因为它是
最早投入大额的金钱与大量的人力而得来的?
反过来说,也就是因为它能享有独占与超额利润,才会让更多的业者,有打败它的动机,
进而投入更多资金与更多人才去从事更先进的技术研发,然后产生下一次的典范移转。
产业标准不一定要来自于“开放联盟”“非营利机构”或者“官方组织”,政府应勇敢支
持产业事实标准的诞生。
我觉得这个案子对国人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关于“标准”应该如何诞生。
回顾过去这四十年的资讯科技产业史,重要标准的产生过程,固然偶尔有非营利组织的主
导,但更多时候来自于勇于创新的企业。但这些私有的专利与技术,成为产业标准的过程
里,政府的态度就非常关键。就像当年的微软与高通的兴起,其实都受惠于联邦政府的态
度。
过往我们的政府与民众,都太过担心“图利”,太过担心“独占”。所以,我们都企图透
过“法人”,透过“产业联盟”来发展关键技术与产业标准,但从来没有成功过。原因很
简单,全新的观念与技术,在发展初期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
只有企业家有足够的远见可以看到未来,只有私有企业可以有足够强烈的财务动机来投入
需要的资金与人才,只有私有企业有足够的组织弹性来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远见,资金与
人才的充分结合,才能克服市场上的种种困难,逐渐成为“事实标准”。
相反的,任何由公部门主导或大锅饭的计画,就像共产主义一样,主事者缺乏切身利害,
缺乏强烈动机,当然不可能成功。所以每每我们就只能不断的花大钱在“法人科专”,然
后一事无成。最后还是等国外的事实标准演变成官方标准之后,再被迫采用。
这次,我们看到工业局勇敢的支持民间的事实标准,可以说是在心态与观念上的重大的突
破,值得喝采。
“允许成功的创新者拥能有独占的超额利润”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可以持续进步的最大动
力
最后,我想分享“阿特拉斯耸耸肩”这部被誉为影响当代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里探讨的就是“到底是应该给勇敢创新成功者超额利润,或是应以公平为名让所有的厂
商享有齐头式平等?”
这本六十年前的巨著,以小说的形式,讨论“自利和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严肃的经
济哲学议题。多数台湾人,对这本小说非常的陌生,对这个议题的思考更是非常不足。
所以,很多台湾人经常陷于“钦羡高额经济成长但又反巨大商业利益”,“经常抱怨政府
管太多妨碍创新,但又动不动要求政府出来管管”,“期待政府做很多事,但又不想缴重
税”等等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对经济体制背后的哲学思维训练太少。
尤其是台湾处于产业发展停滞的关键时期,到底台湾是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出路,然后变
成向上的循环,还是就此变成向下沈沦的螺旋,这几年就是关键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中
,社会大众需要清楚自已对经济体制的价值选择,走出矛盾是非常关键的。
事实上,台湾过去很多产业龙头的利润来自于特许以及关税保护,而非来自于创新的成果
。事实上,台湾过去的产业升级停滞,来自于政府投入太多钱自己做研发,而非来自于没
有经费。事实上,台湾过去习惯雨露均沾式或分赃式的产业补助,反而扭曲市场机制,延
缓不进步的企业被淘汰的速度。与本案有密切关系的电动机车产业在Gogoro 出现之前的
景象就是最好的例子。
到今天为止,我依然觉得台湾民间的创新人才是足够的,企业的资金也很充裕,而资源最
不足的其实反而是政府。所以,政府对于新技术,新标准的最佳典范,就会是像本案的作
法:大幅松绑不必要的法规限制,并大胆支持来自民间的事实标准,然后透过政府奖励民
间投资,迅速放大创新有成者的经济规模与优势,最终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
当然,批评者可以说,这种透过“自由创新与自利”所建造的持续成长,只是自由资本主
义者的乌托邦。但我更想强调:台湾太小,台湾的企业就算再大,距离世界级企业,距离
托拉斯也还非常非常遥远。
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政府支持市场的创新领先者之后,会造成领先者滥用市场地位。
相反的,唯有让大胆创新成功者可以拥有超额利润,才是鼓励不断创新,不断酝酿新的挑
战者,而最终让产业可以不断升级的最佳策略。
本文由许世杰授权转载自其Facebook。
#电动机车#Gogoro#陆学森#工业局#光阳机车#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