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任丁丁的奇妙冒险:好莱坞传奇狗明星Rin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8-02-14 11:57:13
任丁丁的奇妙冒险:好莱坞传奇狗明星Rin Tin Tin
今天早上我躺在浴缸里想着,要是我也有一条像任丁丁那样的狗该有多好。我也会给牠取名任丁丁,我会带牠一起上学......。
——1942年6月14日,星期日,《安妮日记》。
刚满13岁的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得到了做为生日礼物的日记本,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6月14日这天是安妮的生日派对,当日下午她与家人朋友们一起欣赏了“任丁丁”(Rin Tin Tin)的电影——由一条德国牧羊犬主演的美国片,从20年代开始风靡欧美。
实际上,当安妮看到任丁丁电影的时候,这只狗明星的本尊早已经逝世十几年了。任丁丁出生于1918年,正式踏入电影业是1922年的时候,从此任丁丁席卷了20年代,虽然牠不是最早的电影狗明星,但事业成就在当时也算得上破天荒了: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的男演员入围名单中,本来还有任丁丁的名字,但基于奖项仍以“颁发给人类”的原则,任丁丁在第二轮投票中除名,无缘角逐奥斯卡影帝。
但一介牧羊犬,是如何闯入好莱坞的?机缘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时参战的美国大兵李.邓肯(Lee Duncan),被派往法国一座被德军轰炸过的军营残迹,在执行勘察任务时发现了当中的军犬养殖场,而且还有一只母狗与牠的5只幼犬幸运存活,邓肯把牠们全部救离之后,将这些狗分送给其他同袍照顾,自己则留下一对幼犬,母的叫娜内特(Nanette)、公的取名为任丁丁。
这两个名字的典故是源自于一战期间,法国人常用做护身符的一对幸运娃娃“N?nette et Rintintin”,当时有许多支援前线的美国大兵,会从法国小孩那里得到这种礼物。而从轰炸中生存下来的任丁丁与娜内特,自然就被邓肯所属的135航空中队视为幸运的象征。
1919年,战争结束后邓肯带着一岁大的任丁丁与娜内特返回美国。邓肯认为任丁丁的体能和毛色都很出众,想训练牠参加各种狗展比赛得奖、走运的话说不定未来还可以靠配种后代来赚钱。学会各种跳跃、奔跑美技的任丁丁,刚好被邓肯的朋友用慢镜头的摄影机拍下,看到任丁丁的影像后反倒给邓肯新的灵感:牠可以去拍电影!
邓肯脑海里闪过的其实是另一只德国牧羊犬“强心”(Strongheart,或音译“斯壮哈特”),电影史上最早的狗明星。强心只比任丁丁大一岁,原本是德国红十字会的警犬,3岁时被卖到美国,而后在一些牧羊犬俱乐部的竞赛中得奖,英挺的外型与体魄让牠被电影导演相中,训练演出电影。
1921年强心的首部作品《沉默的呼唤》(The Silent Call)上映,票房反应热烈把强心的演艺之路推上高峰,开始接演其他作品的同时,这种狗演员的魅力也在电影界与观众之间形成一股热潮,也就是邓肯所想的:任丁丁能不能是下一只强心?
邓肯在制片厂中找到一次让任丁丁出道的机会,是1922年华纳兄弟出品的《来自地狱之河的男人》(The Man from Hell's River),剧中原本演出的“狼”(真的是狼!)无法依照导演的要求动作,改让任丁丁来当替身演员,在邓肯的指挥之下任丁丁准确地完成演出,让华纳兄弟相当满意;加上牠的外型十分上相,华纳兄弟签下这位明日之星,一年间又接连拍了三部电影,受欢迎的程度似乎不亚于前辈强心。
在无声的20年代默片时期,任丁丁富有人情味的表演不只风靡美国,也传播到欧洲、甚至是中国:在上海,牠以“琳丁丁”之名出现在中国观众的眼前。任丁丁的演艺生涯从1922年持续到1931年,总共拍了29部电影,牠的戏路多半是走勇敢聪明的忠犬形象,更在多部主演电影如《大雪英雄》(A Hero of the Big Snows)、《孤独守卫》(The Lone Defender)中,扮演拯救人类的英雄角色。
任丁丁的成功,让牠的主人兼训练师邓肯名利双收,但有时他自己的薪资可能还更低于这条狗。以任丁丁在1924年的作品《海边灯塔》(The Lighthouse by the Sea)来说,当时任丁丁的酬劳(是的,牠的薪水独立计算)是周薪1,000美元,而同时演出该片的人类小威廉柯利尔(William Collier Jr.)只有150美元。
华纳兄弟影业更因此大发一笔,许多债务都还是靠着任丁丁这棵摇钱树还清,这也使影业方对牠更加珍惜,找了好几只德国牧羊犬当牠的御用替身演员、连待遇都能比照人类巨星,这样“拟人化”的形象操作,似乎也变成了华纳兄弟的另类宣传方式。
搭上任丁丁顺风车的,还有美国的狗食产业。来自伊利诺州的查普尔兄弟(Chappel Brothers)开了罐头狗食的先河,他们把战后大量“过剩”的马匹制成马肉出售,为了拓展市场,把脑筋动到狗食上,以“给狗狗均衡营养”的广告号召,推销起自家生产的马肉狗粮罐头“Ken-L-Ration”(名称的由来正是军用口粮)、以及干粮“Ken-L-Biskit”。起初这种罐头没有预期来得热销,但查普尔兄弟靠着这门生意站稳美国的狗粮市场,其窍门所在就是任丁丁。
随着任丁丁的走红,牠从无声默片中走入有声的广播收音机,20年代兴起的广播媒体也抓住了任丁丁的尾巴,推出以牠为主题的广播剧。正如同早期各类商家投资广播的方式,查普尔兄弟看准商机,出钱赞助国家广播电台NBC的广播剧《任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Rin Tin Tin),顺理成章让牠代言自家的狗食罐头。
查普尔兄弟与华纳兄弟一样,事业起飞都靠任丁丁推了一大把。罐头狗食的成功,也间接促成了查普尔兄弟投入更多资源研究营养狗食开发,自1923年建立的 Ken-L-Ration 品牌,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最后虽曾分别易手给桂格麦片和亨式公司,但其品牌形象仍成为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特别是他的广告主题曲:
我的狗比你的跑更快~
我的狗比你的长更壮~
我的狗比你的更棒,因为牠吃 Ken-L-Ration~
当年给任丁丁吃的时候,查普尔兄弟还赢得“冠军狗粮”的美誉。不过以马肉为原料,自然也引起爱马人士的不满,查普尔兄弟后来因为肉源供不应求,自己另开养马场专门用做罐头来源,也引发了后续遭到反对人士纵火抗议的事件,但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世世代代传下去:跨越时空的一族血脉
任丁丁璀璨的狗生,在1932年8月10日画下句点。任丁丁最后一部电影是1931年的《雷霆战士》(The Lightning Warrior)——饰演一条被印地安人传诵为“雷霆战士”的英勇神犬。隔年牠在主人邓肯的家中过世,不过当时邓肯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也仅只能帮这位狗界巨星朴素安葬在自家后院。
当时各大媒体都报导了任丁丁的讣闻,仿佛美国人的心中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随着任丁丁的死而消失一般,而任丁丁的告别,似乎也象征了无声默片的终曲。但邓肯对任丁丁的痴迷依然生机蓬勃,他继续培育任丁丁的后代,以“任丁丁二世”(Rin Tin Tin Jr.)之姿重新跃上大银幕,时代也来到了有声电影的天下。
任丁丁二世从1932年至1939年间总共拍了14部电影,但运气这一次似乎没有眷顾牠,演艺成就不如牠的父亲,1941年就因为肺炎而去世了,享年8岁。事业的挫败让邓肯感到灰心,一度放弃回到老家的农场,但他没预料到的是,“任丁丁”这个名字,多少也跟着电影和广播继续在大众记忆中传承,任丁丁依然还是聪明英勇的忠犬代名词。
1941年,邓肯家有了“任丁丁三世”,不久后随着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邓肯受邀在加州的军营里训练军犬,而当时除了广大募兵之外,美军也希望增加军用犬数量、民众可以“捐狗救国”,而最佳的代言人就是再次请出任丁丁——由牠的孙子来继承这个形象。任丁丁三世一生拍过唯一的电影,是1947年的《任丁丁重返》(The Return of Rin Tin Tin)。  
从一战在军营里幸运存活、到二战结束,任丁丁的血脉跨越了三个世代,延续了美国影像打造的英雄精神。战后电视异军突起,邓肯也开始尝试让“任丁丁四世”走入电视机中,只是无论如何调教,邓肯始终觉得还是元祖任丁丁的表演最精准到位。到50年代,广播剧《任丁丁历险记》变成了电视剧,不过演出任丁丁的并非四世、而是其他狗演员;其实连四世的血统是否纯正都启人疑窦,但这一切已无关紧要,只要任丁丁还为大众所惦记,就能够不断袭名下去。
《任丁丁历险记》在1959年结束,隔年邓肯逝世,任丁丁一族的奇妙冒险差不多在此完结。任丁丁的直系血脉,后来据说在德州继续传承下来,不过牠们在剧烈变迁的影视环境中,早已不会是领航的旗手了。如今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还是存在,但能达到任丁丁这种荣耀的光景恐怕已不复见。有趣的是,像任丁丁这样被赋予忠实、聪明、勇气、甚至具备理性判断能力的狗英雄形象,依然不断在大众文化中出现;当代也有任丁丁故事的改编电影,如《酷狗任丁丁》(Cool Dog - Rintintin a New
York),剧中任丁丁甚至像《名侦探柯南》一样推理破案、还驾驶交通工具,完全是人类特质的投射。
任丁丁早期的默片多半佚失,有些则还可以透过留存下来的剧本拼凑出历史记忆。安妮当年在生日派对上看的任丁丁电影,其实就是1924年的《海边灯塔》,这部片讲述守卫灯塔的盲眼老人,遭到坏人欺骗的故事,但这帮恶徒万万没想到,还有一只忠诚又勇敢的任丁丁,运用牠的智慧击退坏蛋。
安妮如果真的养了一条像任丁丁的狗,说不定也能助她逃出生天,有不一样的人生结局吧。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98483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