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iya2000 (风见)》之铭言:
: 2008金融海啸后,欧美日中大量印钞救自己的经济
: 美国、欧洲、中国都成功了,为什么独独日本却失败了
: 有没有八卦
很简单啊 所谓的QE就是政府宣示要借多少钱 越早跟我借利息越低 有能力借的 不借白不借喔
大概就是透过这种方式借钱,细节有请达人解说。
日本想法很简单,借钱者一时手中那么多钱,而汇率又非常低,想必借钱者一定会冇起来投资拼外销吧!
但这种作法,基本上来借钱的,都是拥有稳定金流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尤其日本企业)本身结构就很僵化,内部派系又多,就算企业手中一堆钱,但谁敢冒着赔上多年耕耘的地位,去推创新专案?
最后这些钱,大多只会入房地产、或者开更多连锁店实行市场兼并垄断。讲白了,就是一些利润低风险低,近乎套利的安全牌。
这种做法,当然不会成功,大量的钞票并没有让经济体的所有人大肆动员起来;更多的是促成高端玩家(大企业)的垄断。跟是我不必跑的比熊快,跑的比你快就好的概念有87%相似。
跟美国不一样的是,美国人家本身就卖钞票,货币当货卖。
而中国有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在全球消费不景气的时代,中国低价商品所能给予的小确幸,比高品质高价格的日本商品,对消费者更加管用。
更惨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美国都有意识地,将QE出来的泡沫,推向新创互联网,使得互联网产业获得大幅度地增长。
而这些新创互联网产业,本身也非常争气,不仅有发挥到带动市场消费功能,且未来回收评估也非常乐观(因为该产业有强烈的自然垄断天性)
姑且不论两国互联网产业,能否成功吸收掉所有泡沫,就是以最终泡沫破裂来讲。两国在泡沫破灭之后,所留下的产业根基与无数新创公司,也绝对比把泡沫推在大肆造桥铺路、各种包装商品、房地产的国家。更能够快速站起来。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产业的东西,最终变成刚需的成份。比房地产、道路、新包装商品都来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