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青工作在台北才有三万 在中南部没有
我朋友在中南部才24k
在中南部工作反而更少文艺邀约呢!哼
周芷萱
青贫那题很多人的解决方案是:那就不要住台北啊。而且这样主张的人目前为止只有少数是比较善意的提出,大部分都用一种你在台北工作你活该的态度在讲这句话。从脸书到部落格文章下面都有这种人。
有一些产业,就真的在台北才有办法找、才有办法有好的发展,你一开始想从事这些行业,一定得从台北开始。不只是工作机会比较多,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才有可能进入这个产业,也是从台北开始你在工作之外补充相关资讯、参与整个业界社群的活动比较容易。例如:出版、艺文、数位行销、电商、电视电影、广告、医疗药品研发(欢迎补充,我只写得出来我比较知道的XD)。不要跟我吵这些工作南部也有,当然也有,我知道。但我南部出版社上班的朋友就是拿24k,比台北我已经觉得很雷的出版社26-28k就是少,而且工作的选择更少。
我其实也有受不了台北,搬到其他县市的朋友偷偷抱怨过,离开了台北,参与艺文活动的机会少很多,做为一个艺文相关的自由工作者,他其实有点担心自己脱节。我自己的工作常常邀请讲师,邀讲师的时候交通费是一大问题(一般有良知的公定价就是高铁来回),如果在经费有限的状况下,办在台北的活动大部分时候,就是会优先邀请住在台北的讲师。如果你是讲师这种自由工作者,你住的地方也会影响你受邀的可能。(当然,你很红的话不会影响可能也不在乎受影响,不过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事业刚起步的人吧)
什么?你说文青自己爱选这些产业活该?台北没房子就不要选这些产业?那这不就是出生地决定论,你在哪里出生就决定了你未来的产业选择,这在现代社会合理吗XD(自问自答)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你能怪家长们挤著买台北房吗?因为有能力的家长想给小孩可以选择产业的未来啊。
明明就是整体台湾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政策上的累积错误导致资源跟各项发展都挤在台北,是政府忽略了区域发展均衡的问题,让今天区域发展不均的恶果要由台湾年轻人承受,结果居然一堆人的逻辑是“你自己要在台北工作的活该”。
检讨节流不够、检讨没开源、检讨住的地方、检讨生活品质、检讨他们的产业选择,检讨想要的生活方式、检讨整个人生期待跟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检讨政府、不检讨政策、不检讨产业发展历史、不检讨这个高教贬值的时代出了什么问题、不检讨为什么这些产业老板都要把公司开在台北(这时候就知道聚集经济的重要性了)、不检讨一切问题的源头。
我真想问你们为什么对政府应该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么宽容,对其实没什么选择的个人如此残忍?
另外,一直有人说中南部多便宜又多便宜,我还在等朋友给我他的收支,先附上别人做的调查。“台中市、高雄市的月平均花费分别是20,281元、21,191元”(厌世代调查:https://goo.gl/4r7cjK)
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chou.twfm/posts/155720725769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