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大家应该都有共识,
发不出3万基本薪的都是废物企业。
做个简单数学。
我们来看一下底薪加到3万就会倒的废物公司能有多废。
那什么样的公司底薪加到3万会倒的是哪种公司?
假如你经营的公司每个月可以稳定销售收入600万“现金”,
毛利率20%(算不错了!)
每月赚进120万毛利润现金,
请问你是废物公司吗?
还不错吧,
不用靠外援,不用纳税人的钱。
不举债投机杠杆。
公司可以每月赚入120万现金盈余,
不会太废吧。
但如果你的公司,
有35个员工呢?
良心正式聘请喔,
不是无劳健保的临时工喔。
不好意思,
那你每个月光薪水支出就是
35x 3 万= 105万。
(全员基本薪喔,
工人主管老板都是)
别算其他费用了,
恭喜你,
你就是乡民眼中的废物公司。
你可以准备倒了。
下一个月即使你营业额没到600万。
一样要掏105万的现金出来付给员工,不可赊帐。借钱也要发薪水,管你亏损不亏损。
股票也没办法去换钱。
想贷款银行还不想借你这废物公司咧。
干脆把员工裁掉一些吧,
裁一个每个月就省3万,
裁到不能裁为止。
或是让工人超时工作,
等于3万元请1.5人?
或是把土地厂房卖掉,
公司收掉。
35个员工遣散。
换个4000万放定存,
你每个月就可以拿10万的利息钱
或把赎回资本拿去过退休生活。
或是拿去投资,买股票。
干嘛辛苦经营公司打拼?
===================
以上的例子当然有简化。
也有夸张。
主要是想演示一下薪资对小公司的冲击。
台湾就是靠很多这样的小公司,
小工厂。
每个月把利润分给数个家庭。
不论是1万,2万,3万。
大公司,大企业像大动脉一样。
赚再多,
他们的获利永远不会流到这些小民身上,也不会去雇用这些人。
大公司即使亏损,贷款多,股票还能融资,根本倒不了。
大公司赚多了,也不会回流到一般市民的身上。
也许投资,也许分给股东,也许留在境外节税公司,也许拿来提升自己公司竞争力。
底层的小企业,
有如微血管一样,
自己小做不大,无力升级
但可以维持每月获利分给一些也是同样基本的家庭。
一些大公司也不会看得上眼的小家庭。
大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功能根本不同。无法互相取代。
如果你今天是一个五人小公司,
那每人薪水加到3万对你的冲击当然很小。
但乡民的救国之道,
就是把这些“雇用大量人员”
但是人均产值不高的旧公司消灭。
倒一倒。
然后以为这些工人失业后可以跑去任意大公司或缺工的地方,领到更好的薪水?
然后就会有人说
资方都是把1000万利润放自己口袋,只肯把100万拿来分员工好吗?
那如果真是这样的公司,底薪3万他也不会倒。
这只是哀哀叫的惯老板,
并不是本篇讨论的“会倒的小公司”。
===============
可以再想一次,
真的靠低薪,靠长工时生存的,
都是该倒一倒的废物公司吗?
台湾目前满地都是这样的工厂,小企业。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产业结构不改变,以为淘汰这些公司,台湾劳工就有救了?
可以,你把这些公司都淘汰,
只留下大公司。
然后抽好公司很高的税,
建构社福津贴网去养失业的人。
这也是一个方式。
但台湾目前适合吗?
泱泱大国的上海
法定基本起薪就只有1万台币。
怎么没有觉得台湾待遇屌打上海?
虽然产业经济与社会科学不是普及知识。
很多人以为把基本薪资调到
3,4,5万。
台湾劳资产业问题就解决了。
政府不听建议,
怎不宣布底薪直接3万啊
政府都是笨蛋吗?
本篇没有讲什么专业的东西。
但或许可以让一些人更接近真实产业与经营者的立场。
说到底,
台湾劳工待遇的窘境
也是很多老板的窘境
也是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的窘境。
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用把所有资方都邪恶化。
但比起拿政府资金,独占资源,破坏环境,赚大钱,负债留台湾资产放中国,逃税,用纳
税人钱来赚钱,贿赂绑标,选举出来放话的企业。
和每个月老实赚钱不靠任何人奥援,经营本业,
每个月生出利润拿去养数个家庭的小企业
谁才是废物谁才该被淘汰?
(小企业当然也有恶劣的,
不是小企业都老实)
讽刺的是
你要靠劳基法修法去淘汰惯老板,恶质公司,根本不可能。
因为他们本来就付的起,
裁员裁得起,甚至待遇本来就高于基本法。
像是能够给的起三万薪水,
然后省钱去污染后劲溪获利的公司,
这才比较废物吧?
劳基法真的能搞倒的
只有真的无力撑起高待遇劳工的公司。
很多公司的这些阿桑,中年大叔,
幻想说公司倒了,他们可以去壮大相关产业,得到更好待遇。
让大企业救台湾,
社会真的这么简单吗?
把基层小公司用倒了,
大公司吃了他的市场后,
变得更独占资源,
就会佛心大发全员涨工资?
会去把倒掉公司的劳工接收进来?
也太理想化。
人家大公司搞不好还全自动化工厂,机器人组装咧,超潮的。
小公司倒了,大公司起来了。
你觉得这些大公司会对上下游的小公司仁慈让利还是打压?
然后让小公司的生存和员工待遇越好?
然后大企业会越来越上进,积极升级自己产业?
整天幻想把小企业搞倒,
让大企业接管台湾产业的乡民们。
才真的是比资方更资方。
基层劳工的死活一点概念都没有。
还以为自己挺劳工。
也是啦,毕竟某个把上下游合作伙伴小企业用各种手法消灭光的大老板。
可是乡民心中的偶像呢。
搞不好还会变成未来总统呢。
劳工的待遇不能一直不提升,
有其他方式
但不是靠劳基法直接提高薪资劫富济贫。
台湾的窘境是要靠产业转型,
尤其是服务业输出的部分。
但字太多了,不打了
产业的认真文不可能在这边3言2语说完。
结论是,
公司当然应该提高员工待遇
但那是要公司自己有良心。
主动提高
靠提高基本工资根本没用,
只会让小公司倒
大公司裁员
新人求职更难
欢迎讨论啦,文中没有论点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