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 谱写南京大屠杀镇魂曲
![]()
作家村上春树。(CFP)
![]()
《刺杀骑士团长》在台上市,特别设置了该主题艺术空间。(记者李怡芸摄)
![]()
村上春树作品的台版译者赖明珠认为《刺杀骑士团长》可看出村上的反思勇气。(记者李怡芸摄)
“弹钢琴的手却被逼着拿刀杀人”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译者赖明珠指出,这部村
上睽违了7年的长篇小说,一推出便在日本引起右翼人士的强烈抨击,但一向关注大陆、
战争议题的村上仍勇于直言南京大屠杀事件,也写出了在战争中日本民众的无奈,“相
信这会是部镇魂曲,也许成为中国人原谅日本的开端。”
《刺杀骑士团长》今年3月底在日本一推出印量便已达130万册。其中村上借人物之口说
到南京大屠杀“有人说中国人的死亡人数是40万,有人说是10万,可是40万和10万之间
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叙述引起《永远的零》右翼作家百田尚树批评他“媚中”。但
大陆译者林少华认为,在日本社会目前整体“向右转”,右翼势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
大多数作家对此噤若寒蝉,村上却具体描写了数量、场景,“相当难能可贵”。
描写详细 读者冲击大
林少华指出,《刺杀骑士团长》谈及南京大屠杀的原文约3页,译成中文也有1500字左右
,且写得非常具体,态度、立场也甚为明确,作为译者,在译这部分时也感觉“冲击很
大”,如其中一段描写,日本兵把杀死的中国人推到长江里,因为吃了太多的尸体,“
河里的鲶鱼长得就像小马骡子一样大”。
小说中,曾参与屠杀的钢琴家,战后回到日本选择“透过自杀来恢复人性”,赖明珠认
为这在对二战只提珍珠港事件后,广岛、长崎遭袭,把自己从加害者变受害者的整体日
本社会而言,无疑是类似“忏悔”的反省,她并指出,过去村上在《开往中国的慢船》
也提到中国,在《发条鸟年代》中也提及满洲,可以看出长期对中国议题关注。
陆版明年3月问世
台湾出版方,时报出版总编辑余宜芳也指出,村上直到《刺杀骑士团长》才具体描写南
京大屠杀,“表现出作家对国际情势的观察反思”,且一如过去作品中总有庞大的音乐
知识体系,这次的作品是以推理的包装,处理庞大而多元的历史、爱情、创作等议题。
《刺杀骑士团长》是村上春树继《1Q84》后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余宜芳认为“村上终于
老了一点!”过去作品中男主角不脱男孩、青春气质,这次却以36岁,创作遇瓶颈,被
老婆抛弃的失意画家为主角,是村上作品中“首次谈家庭生活”,也是首次让“相信他
人的力量”出现在他的小说中。
大陆的村上迷虽引颈期盼,但陆版《刺杀骑士团长》要等到明年3月才问世,已曝光的结
尾“‘骑士团长真的有哟!’我在甜甜沉睡的室的身旁对她说,‘你相信为好。’”已
让许多网友激动不已,认为是村上作品少见的光明结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213000753-2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