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midha (东岐明)》之铭言:
: ※ 引述《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之铭言:
: : 所以我举“中国”来当例子好了
: : 世界中心是什么,用中国话来说,就是中国
: : 当然了,此国非彼国
: : 早期中国的观念的“国”不是现代人观念的“国”
: : “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
: : 周人灭商之后,定都洛邑,谓“宅兹中国”
: : 这行为在当时有着相当重要的政治、宗教动机
: : 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 : 旦(周公)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 : 简单讲
: : 周成王为了表现出他统治的正当性(天子),他定都于洛邑这个地方
: : 为什么定都于洛邑呢?
: : 因为洛邑是大地的中央,刚好可以天中(天的中央,天帝的住所)相对应
: : 天子居于地之中央,接受天之中央,天帝所给予的讯息,并传布给万民
: 补充一下关于上古会以洛邑作为中国的来由,以及台湾的类似地缘形势。
: 回到古代没有现代科技的交通,依据东亚大陆的地缘形势,
: 位居现今洛阳盆地的洛邑地域,就是古代南北东西往来的交通中心。
: 由东西交通看,洛阳盆地的北方是山西高原的障碍,西南有秦岭连绵四川山地的障碍,
: 西北方有黄河河套急流的障碍,最方便的东西通道只有经由黄河与渭水交会的潼关,
: 而经由潼关要途经洛阳盆地才能方便连接黄淮平原,所以洛阳盆地就成为东西交通孔道。
: 由南北交通看,洛阳盆地以西是秦岭,以东是时常改道不稳定而高耸的黄河下游,
: 只有洛阳盆地附近的黄河较为稳定,方便渡河运输。
: 而洛阳盆地周围就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界,方便古代水运陆运的往来,
: 所以洛阳盆地就成为南北交通孔道。
: 如此,上古时代,洛邑周遭依据地缘形势,自然形成东亚大陆的陆运水运交通中心。
: 同样类似,现今台湾在东亚海洋的地缘形势,也和古代洛邑一样是交通中心。
: 东北亚到东南亚,大陆北方海岸到大陆南方海岸,北亚到南亚,的海运方便交通孔道,
: 都会途经台湾周遭海域。
: 就像周朝以营造洛邑为天下之中心,台湾位置也是位居现代东亚之中心。
洛邑实际地理位置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我要介绍的不过就只是世界中心的一个概念
世界中心(宇宙山、天之柱、地之轴)是神话的重要课题
各神话最常见的世界中心大多都是山或树
不同的是,其它神话的世界中心大多都是固定的
像北欧神话的尤克特拉希尔、希腊神话的奥林匹斯山
但中国和其它不一样,中国的世界中心非常多个
一般神话当中能通天地的神山神树,中国也有,而且很常提到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由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都广在西南,其城为三百里,盖天地之中也。
昆仑为地中。
昆仑为天主中柱。
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
冀州,中土也。
正中冀州曰中土。
齐之所以为齐,以天齐(天脐)也。
等等等,举不完
虽然扬雄曾说“中于天地者为中国”
但这个中国(土中、地中)是随时代随地区不停的在变化
要谈论周人为何会定都洛邑,并视其为“中国”
要先思考一下其政治动机为何,当时离他们灭殷不久
甲骨文有四方、四土、中商、中土等文字
可以推测东方的殷具天地中心的观念
并认为殷自己所居住的大邑商就是世界中心
也因为如此,灭掉殷的周极需找一个能取代大邑商的世界中心
因此周编造了一个故事
“呜呼!旦,我图夷兹殷,其惟依天,室其有宪,命求兹无远,
天有求,绎相我不难,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岳鄙,顾瞻过于有河宛瞻延于伊洛,
无远天室,其名兹曰度邑。”
会选洛邑,在现实目的可能就像你所说的,交通方便(军事上相当重要)
但他们在选用的理由是因为“有夏之居”所以“无远天室”(天帝的居所)
他们编造了夏之前就已经居住在洛邑,而原因是“无远天室”的土中
因此周承继夏(虽然是编的),跟着定都洛邑,亦能“无远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