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 风传媒
2.完整新闻标题:
※爸爸进了监狱,三姊弟却得猜拳决定谁去探视,输了只能哭…受刑人子女最可怜的童年
3.完整新闻内文:
※ 小茹的爸爸已经被关七年多,最近收到爸爸的信,她拆信读完后就打开书桌左边最下
层的抽屉收起,一点提笔回信的欲望都没有。
小茹儿时每周写信给爸爸,祈祷爸爸赶快回家,能陪她去公园溜滑梯、打球、说故事。从
幼儿成长为青少年,小茹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有了与她分享心事的死党;有了暗恋的男
孩。对爸爸,她感觉心底还是爱着,却渐渐遗忘该怎么互动。毕竟,这几年遭遇生命里的
重要时刻,身边都没有这个人存在。相隔两地,爸爸根本不清楚小茹真实状况,信中常反
覆写着要小茹听话、要乖、要好好念书 ,小茹不拆信都知道爸爸写了什么。
小茹很少有机会探视,唯一几次是姑姑趁当月第一个礼拜天,带一家人千里迢迢过去。小
茹跟弟弟、妹妹必须猜拳决定谁能接见,其他两个人在外面边哭边等,渐渐地大家都不想
去。小茹也申请过远距接见,对着电视讲话总是没有实际存在感,似乎萤幕上的人不是自
己的爸爸,最后连远距接见也放弃了。
类似故事不断在红心字会服务里上演:孩子因父亲或母亲服刑而隔绝。联合国儿童权利公
约第七条指出,儿童有知其父母与受父母照顾的权利、第九条指出应确保不违背儿童父母
的意愿而使儿童与父母分离。台湾目前面临几种状况:
监狱收容人与眷属同住办法等同虚设:
提出申请后经监所核准与眷属同住者,以每月1次,每次不逾7日为原则;有特殊事由,经
监务委员会决议,得准延长1日至3日。据红心字会实际服务经验,除外役监外,其他监狱
的眷属难申请通过。
监所亲友接见的时间不足:
周一至五及每月第一周日可接见,国定假日与例假日无法接见。红心字会服务的家属多数
须承担经济责任,且儿少平日需上课。每月第一周日的探视人潮众多,可探视的15分钟压
缩至5分钟,遑论情感交流之效。
监所办理的家庭活动以平日为主,家属时间难配合:
许多家属与本会反应监所办理的恳亲日、家庭日活动为平日,家属难以前往,能前往的为
无工作或学龄前未就学孩童。难道仅有这些族群才有探视需求?
家庭的概念未完全带入矫治体系内,收容人和家属双方在事件中受到伤害、产生隔阂,却
又无法好好修复家庭关系,导致收容人误以为家人不关心自己、自我放弃,出监后一再犯
错循环,影响孩子的受照顾状况。
对照台湾与北欧国家丹麦面对家庭关系维系的策略,会发现相同项目内不同的执行细节。
丹麦强调收容人的正常化原则,认为收容人拥有家庭关系维系的人权,也允许家人申请留
宿,孩子不应受到父母事件影响而断绝相处机会,借此提升家庭关系修复、收容人对家庭
角色重塑的可能性。
1.电话
开放式监狱的收容人被允许在牢房内持有电话,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和家人沟通。闭锁式监
狱中,可在公共空间的电话亭中打给10个已由监方辨认身份的电话号码。
2.探视
监狱能延展收容人受探视的时间(基本为1小时),例如在访客需长途旅行才能到达时。
部分开放式监狱让收容人子女能探视收容父母的牢房,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实际生活状况,
降低对监狱的烙印。有小孩的低收家庭可以报销交通费用,让经济不成为探访的限制。
3.住宿
在一个开放式监狱中,满七岁的孩童可与他们父母共渡周末。闭锁式监狱近年也开放收容
人有机会与家人过夜,在此之前,社工会针对孩童在探访中的需求,与收容人先行讨论,
对修复亲情达最大效益。
4.暂时离监
丹麦支持收容人保持家庭关系,开放式监狱的收容人服刑满1/3后,评估依据以孩子为主
,若经过评估收容人返家探视对孩子有帮助,被允许每两周有一次周末返家。
犯罪事件让收容人家庭内成员备受煎熬,矫治单位若缺乏友善设计,让关系修复的路途反
成阻力,孩子丧失享有亲权保障的本质,不利于降低犯罪的循环。选择以监禁为重,或是
以人类基本需求(爱与隶属)为考量,是相当需要思考的议题。
作者|江雅筑
中华民国红心字会家庭服务部主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想想论坛(原标题:寻回受刑人子女的亲权保障)
责任编辑/林安儒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www.storm.mg/lifestyle/367503
5.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