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联合报
2.完整新闻标题:
谎言媒体(上):一场冲击德国媒体的信任危机
3.完整新闻内文:
谎言媒体(上):一场冲击德国媒体的信任危机
2017/12/04 戴达卫
德国媒体正在崩塌吗? 图/路透社
在德国,人们对媒体、政府等权威,一直以来都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怀疑;但近几年来德国
人对媒体的不信任,却达到新高。民众对媒体的批评,从原本只是针对单一新闻报导,到
扩大至针对整个媒体;而对媒体的抨击也开始进入主流舆论,甚至连媒体自己也开始讨论
这个问题。
从2014年德勒斯登的排外反伊斯兰教运动“PEGIDA”开始,“谎言媒体”(Lügenpresse
)这个纳粹时期的反媒体用语,不只再次被拉回公共讨论的台面上,更在同年被选为年度
恶词榜首。这种集体的反媒体行动,包括谩骂以及向采访的记者喊口号,甚至暴力攻击,
使不少德国媒体人深感担忧。
“谎言媒体”一词在德国有着历史包袱。该词最为人所知的背景,是1920-30年德国右派
势力指控所谓的“体制媒体”为权贵编写新闻,并认为这些媒体受犹太人菁英以及马克思
主义者所控制。虽然纳粹时期,也有民主派人士以“谎言媒体”批评被纳粹政权所收编的
大众媒体,但这是少数人知道的历史事实。
30年代末纳粹党稳固政权之后,德国媒体全被“一体化”,已不存在独立于政权的媒体。
而东德人民对此的印象当然更为深刻,因为直到两德统一之前,东德媒体也受党国所控制
。那么,“谎言媒体”为何又突然出现在21世纪已统一德国里?德勒斯登民众为什么会认
为德国媒体又开始“欺骗人民”、“背叛民族”?
我们如果想了解德勒斯登民众对媒体的负面印象,除了纳粹的历史包袱外,我们或许要回
溯2003年在社民党-绿党联合政府执政下的德国社会氛围。
2003至2005年间,联合政府推动名为“2010议程”的一系列社会及劳动条件改革。由于当
时大部分的传媒都全力支持政府的改革方针,并忽视底层社会的心声,导致德国民众认为
新闻媒体无法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境。
这一方面跟记者的社会化有关,二方面是媒体在政商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德国博
德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是“2010议程”背后重要的设计者之一,其母公司
博德曼集团旗下的多家媒体,更是这波改革中的舆论推手。媒体与一般民众的脱节,无疑
是人们对其失去信任的重要因素,但更关键的在于媒体向权贵靠拢。
莱比锡大学的新闻媒体学家克吕格(Uwe Krüger)认为,人们对媒体失去信任,很大程
度上跟媒体与社会大众失去连结有关,因为应监督精英阶级的新闻媒体已沦为权贵的一分
子了。克吕格更进一步指出,这样的社会同质性,说明了记者与权贵没什么两样,不仅呈
现在编辑部的组成,也反应在新闻的报导上。
换言之,当记者的家庭与教育背景跟政府官员、企业主与管理者等等权贵阶层越相似时,
其报导内容也会越倾向于同情这些人,导致媒体对统治阶级的监督越来越难实现,并损害
民主宪政里头第四权重大权责的意义。
媒体与社会大众的脱节,以及对一般人民生活处境的冷漠以对的种子,在2014年的乌克兰
危机中全面“开花结果”:乌克兰危机揭露了社会大众与所谓的大众媒体观点上的落差。
根据2014年12月的民调显示,有47%的受访者认为,德国媒体在俄乌冲突中,采取片面的
报导方式并受政治影响;只有40%认为德国媒体“一般而言都客观中立”;而在东德,更
有高达55%的人认为媒体对俄罗斯的报导过于偏颇且受政治影响。
民众对新闻媒体如此极端的评价,让德国媒体界感到震惊。不过,这些数字反应的不只是
一般民众的质疑,连德国国际新闻元老谢拉图(Peter Scholl-Latour)都痛批:
如果观察本国媒体——从《taz日报》(偏右的)到《世界日报》(偏左的)——对乌克
兰所发生的事的片面报导方式,就会发现这一切是大规模的假消息措施。同样的事情也可
以在对叙利亚以及其他危机来源地的报导中看到。
我们的确不能否认,在俄乌两方皆推出大量假新闻的情况之下,德媒体虽然努力坚守报导
事实的原则,可是仍发生了几次的失足,像是误引用乌克兰媒体的电视画面,或者错误指
责亲俄罗斯军队杀乌克兰人等等。虽然这种错误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避免,历史以来也算
常发生,但在这种高度争议的议题上,网络及社群媒体的角色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为
人人都能上网自己查证,媒体的错误报导很容易被发现;而当媒体不即时回应、道歉与纠
正时,会更强化大众对媒体的不信任。
面对群众的质疑与攻击,德国主流媒体近一年多试图透过不同的管道来予以回应。扮演先
锋角色的公共电视台——《第一电视台》,除了创立“查证服务站”,还定期举办观众与
记者的交流活动,并透过节目《直接跟我讲吧》(Sag’s mir ins Gesicht),试图将谩
骂的声音,从匿名的网络世界中拉到明朗的公共舞台上。该节目的创办者希望能够透过去
匿名的方式,来换取网络讨论氛围中已消失的礼貌及道德原则。
不过,在公共领域碎片化,以及公共讨论两极化的状况下,这些努力真的能开花结果吗?
还是只是沧海一粟?若按美国过去的观察与统计来看,在现代政治两极化下,“查证”只
能是稳固既有的观点,恐怕无法达到改变公共讨论的目的。
过去,由于加入公共领域讨论的门槛较高(办媒体需要大量的资本),人们不得不依赖传
统媒体的资讯,但在网络资讯化革命后,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编辑——“produser”(读
者兼制造者)。这些发展导致了对媒体信任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网络媒体不只能让个人成为“自媒体”,各种各样的团体与组织,也可以低成本地创造
一个表面上很专业、很可靠的平台。于是乎,再阴谋论的论述也能找到共鸣。
2015年爆发难民危机,大部分德国媒体力推梅克尔的“欢迎文化”,支持政府一年内收容
100多万难民;但媒体的立场,与当时许多持担忧态度的民众有所落差。汉堡媒体学院的
教授哈勒(Michael Haller)就认为,这些落差导致读者“无法透过主流媒体获得共鸣跟
情绪抒发,于是开始向外寻找一个可不受道德限制、属于自己的管道”。
在一些民众如无头苍蝇四处寻找共鸣时,新右派媒体就提供了这样的管道,且透过新右派
媒体的出现,再次强化民众对难民既有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如同巴伐利亚公共广播台的数
据分析,PEGIDA和德国另类选择党(AfD)的支持者在脸书上多半只追踪新右派媒体,而
传统的主流媒体,在该族群当中似乎看不见了。
所谓的“新右派媒体”,只是个统称,彼此间多有差异。如今在德国具备舆论影响力的媒
体平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传统右派势力的媒体:《青年自由报》、《严谨杂志》(Compact)
反主流论调、新闻情绪化操作:《大纪元》德文版、Focus Online
曾经在主流媒体工作的人,对主流媒体的同质化论调感到失望:《狄喜观点》
外国势力介入德国媒体市场:《今日俄罗斯》德文版、Sputnik、Breitbart
下一篇,我将透过以上的分类,来带大家了解2014年到2015年,这些媒体是如何透过乌克
兰危机跟难民危机找到机会脱颖而出,进而瓦解了传统的德国媒体生态,并促成了极右政
党AfD在今年的大选中的胜选。
——延伸下篇/谎言媒体(下):德国新右派媒体类型学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855223
5.备注:
原来德国早就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