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但可以让高雄有机会说明许多事情的原委
个人观点勿战
高雄本来就是从工业出发的城市
我高中读靠港口学校
印象非常深刻
小高一每天上课看着飞机飞到放学,一天至少5班,到高三一天2班
这跟经济萧条有没有关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真的高雄的出口产业确实比以往糟了许多
出口问题确实不能完全让高雄承担,这是台湾的问题
所以当陈菊上任后
感觉让高雄转型的企图不小
但是相信生活在北高雄的人比较有感
这真的太难了
所以从城市造景,公共运输开始
捷运问题
高雄主要是属于狭长的地形
又县市合并后更明显
我一直认为捷运系统只适合台北这种圆形的地形,因为可以放射状的去渗透到每个人口聚
集区
不过高雄捷运确实有些站点设的真的很烂
这的确是当初设计的缺漏
聚集经济运用不完全
想到文创,只有驳二,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
夜间散步,我目前只想到爱河,大东艺术中心(我南高雄人,北高我就不熟了)
还有许多政治上的决策错误导致高额举债
我认为这就是无法抹灭与争辩的事实
属于台湾整体的问题
不应该完全由高雄来承担
但高雄市政府或许可以用点心创造更多德政来使高雄更好来帮助台湾的观光或内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