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在游戏业工作过,
也唸游戏设计的人,
来分享一下我的分析吧,
台湾游戏在90年代是真的很威,
很威的原因不是因为台湾游戏真的很强,
而且其他国家太弱了...
当时台湾在世界的地位就像现在韩国一样,
韩国,中国,东欧,东南亚,都还没有起来,
台湾90年代是在屌打这些地方,
东亚除了日本是没有对手的,
但要知道,
台湾90年代做的游戏真的只能算普通,
为什么呢?
90年代就已经是RTS和FPS横行的时代了,
而台湾是RTS和FPS都做不好的,
只有RPG做得还像样子,
日本虽然RTS和FPS也做不好,
但RPG有太空战士勇者斗恶龙,
格斗游戏有快打炫风和格斗天王,
动作有音速小子,玛莉兄弟,
这些通通是完败台湾的游戏,
但台湾游戏至少做得出来,
"其他国家"还不见得能做出来,
直到90年代末期韩国掘起,
才把台湾游戏整个打下去,
这是外在环境改变的问题,
台湾游戏业如同台湾其他产业渐渐被其他国家取代,
这并不奇怪,风水本来就会轮流转,
但台湾游戏也不能说是跟不上时代,
正确的说,
小游戏,工作室做的游戏,
还是有跟上时代的,
因为小游戏靠的是创意,
不需要很强大的技术,
是每个国家都可以做的,
所以目前大家听到台湾做得不错的游戏,
几乎是小游戏,
但台湾真做不好大游戏,
当工作室长大变成游戏公司,
就是做不好,
为什么?
讲白了,就是管理很差,
工作室,可能不到10人,
大家都很熟,讲一讲就可以运作,
但100人的公司呢?
你不会每个人都熟,
每个人要做什么事?要怎么搭配?
部门与部门间怎么运作?
要有那些职位?
很多游戏公司就已经搞不懂了,
管理不好,然后内部就抢资源内斗不断,
事情做不好,就一直在加班,
各位乡民你们想像一下,
你们觉得一群不快乐的员工,
能做出能让人玩得开心的游戏吗?
台湾游戏公司管理很差,
从一个职位就可以看得出来,
那就叫企划...
企划常常是游戏公司里薪水最低的,
找人就随便找,
甚至高中毕业就找来领时薪当企划,
企划耶...企划耶...是游戏的灵魂耶,
薪水很低,你们觉得能找到多好的人来当企划?
薪水低,找到的人水准也就低,
这样的人企划出的游戏,
你会觉得好玩吗?
另一个问题,
叫企划其实是非常不专业的事,
小工作室,也许只有6人,
程师2人,美术2人,剩下2人就要包办其他所有事,
这两人叫"企划"合情合理,
因为他们做的事太杂了无法用具体的职位形容只好叫企划,
但如果是超过20人的游戏公司呢?
就应该要有具体的职位让有专业的人去做专门的工作,
例如文学或历史专业的人做编剧写故事和文字描述和对话,
有商管背景去做行销或市场调查,
有数理背景的人去做游戏平衡和写公式,
但一般台湾游戏公司不是这样做的,
一般台湾游戏公司这些工作就是由"一群企划"在做,
这些企划很多并没有对应的专业,
然后有个山大王,
这个山大王有可能是主企划,
有可能是某主管或某红人,
有可能是老板,
或老板的情人,
然后这位山大王,
就自己想故事,
自己想玩法,
自己想接口,
自己一直画大饼,
然后要别人把大饼填起来,
但问题是这个当超人的山大王,
既不是文学历史专业,
玩的游戏种类也不多,
甚至有的不玩游戏,
也不做市场调查,
你觉得这种用封建时代的管理方式企划出的游戏会好玩吗?
我还真的遇过有个主企划,
他不做市场调查的理由,
是因为他觉得他就代表市场所以不做市场调查...
很多主企划的想法根本是闭门造车走不出公司的,
拿到网络上会被笑大牙的,
要做好专业的游戏,
就应该分工合作并尊重专业,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游戏和电影一样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
而不是让山大王一个人主导一切关键的事,
虽然是有非专业的人做某专业可以做很好,
例如仙剑的剧本是姚壮宪写的,
他并不是文学专业的,
但这并不是常态,
要长久经营的话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去做,
再来讲一个很糟的心态,
就是台湾游戏公司做游戏就只想复制和打美女牌,
把玩家当傻子,以为这样就可以赚大钱,
题材就只会做三国,
打广告就会找小模露奶,
在10年前这现象真的很夸张,
这种想法根本就是成见的迷信,
并不是个科学化的在做游戏,
如果是科学化的做游戏,
游戏公司一定会做市场调查,
有做市场调查的话,
就一定会知道三国题材的游戏真的太多了,
很多人是对其他题材有兴趣,但很少游戏做,
有做市场调查的话,
就一定会知道游戏是有女性市场的,
打露奶广告是吸引不了女性的,
甚至很多男性也根本不买单,
虽然很多游戏公司的人宣称台湾游戏起不来是因为市场太小...
我真觉得不是市场太小,就是管理很差,
不然波兰3800万为什么就能做出巫师?
芬兰550万为什么能做出愤怒鸟?
瑞典990万为什么出了个paradox?
管理问题也不是说只在台湾游戏业,
是台湾人做事情的通病了,
在台湾很多行业都可以看到管理不佳的状况,
遇到问题,就只是想要加班蛮干解决,
就可以说明台湾人普遍对管理的观念是不太行的,
只是说游戏这种东西是全球化的,
做不好,国内游戏市场就是被其他国家的游戏给取代
※ 引述《Leeser (亚瑞士)》之铭言:
: 汝题
: 台湾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初期曾经是游戏王国
: 大宇的轩辕系列大富翁系列、宇峻奥汀的三国群英传系列、智冠旗下子公司的各种游戏、弘
: 煜的风色幻想
: 到了现在,大部分只剩下代理的游戏还活着
: 更不用说黑橘的代理游戏更是活到现在
: 台湾游戏公司看着各位STEAM游戏库多到玩不完的游戏
: 怎么不会觉得很奇怪
: 为何台湾的游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 有八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