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awi2 (@@)》之铭言:
: 在美国 cs完胜其他理工科系
: 在台湾 电机挂帅 但是资工好歹也在理工科系前三
: 论人才应该也不缺
: 为什么台湾软件业相较于电机IC产业却落后许多
: 有没有相关的八卦?
因为台湾还没有进化到现代社会。我们有现代社会的外表,却还没有现代
社会的文化内涵,也没有符合资本主义精神的工匠文化或商业自主意识,
只有手工业等级的小商贩意识和依附性格的投机文化。
所以做各种小商贩都有机会成功,做代理商、外商子公司,及需要人脉、
黑道、政治、财团关系的高度依附型事业也能成功。
碰到创新和品质优先、自主经营、有品牌意识的现代商业环境,那就需要
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加上浸染先进社会观念的外来强者,或有反省能力的
天生企业家。
小富即安的情况,在台湾社会的所有产业里都看得到,软件业自然也没有
例外,甚至赚钱就先内斗,赚钱就先享乐,但这个产业是不能这样玩的。
硬件业的兴起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PC 兴起这一波之后,还是一样回归
台湾人做生意本来的小商贩样貌,低利求存压榨员工,自以为国际大厂,
但商业观念跟做早餐店没有两样。
台湾软件业没有连接到对品质有要求的主流市场,没有人在后面要求符合
品质才能出货的结果,就是对研发毫不在乎,再怎么号称搞研发,都是在
赶着出货做更多烂产品,技术革新和使用者体验什么的,谁会在乎?
不要说年轻人就不一样,PTT 这个系统修修补补用了 20 年,还不是很会
讲说这样真的很好用,不用革新。当年还是我第一个喊 BBS 十万人上线
改变台湾,大家渐渐有了增加同时上线人数的目标,达成之后效果也真的
出来了。可是然后还要做什么,有谁知道?
另外那时学术网络限制 ICQ, 也是我出来说不要只会谩骂,应该化危机为
转机,于是就让资迅人搞出 CICQ, 他们顺势完成一系列商业操作,于是
台湾有人拿到了国际的创投资金,好像拿到了连接国际主流市场的门票,
于是台湾也就有了网络泡沫前的虚幻荣景。
但那时大家总共拿了几百亿的钱,谁真的好好地去做有国际水准的东西?
几乎全都是想上 NASDAQ 捞一票就走。
结果到头来还不如先前就拿到国际资本的趋势和友立。
我老爸最爱骂我开一堆公司,赚的钱全都丢到水里了,从来不拿钱回家,
看到我就要讲某人的小孩在大公司拿了一堆专利,然后用公司的奖金买了
房子和跑车。
我同学出国做软件业二十年,回来也是买房子和跑车,其他什么都不做。
就算是在这一行赚到钱的人,也没有人想要拿去投资什么,或实现自己的
技术梦想,都是先买房子和跑车再说,而且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才对。
于是现在喊创新喊得最大声的,反而是没技术背景的富二代,就因为觉得
做这个很酷。
少数在台湾还拚命做技术的,甚至一堆都是侨生。还有一些很拼的,结果
目标就只是进入大公司,或是帮助别人得到大公司的肯定。
这就是台湾的文化,不思进取,开公司和搞技术的,还不是全都一个样。
台湾人就是这样的格局,这样的梦想,这样做什么软件业啊?
现在台湾软件界根本一堆宗教,Google 教、Github 教、Scrum 教、某某
程式语言教,还有新的 AI 教,大家光是关注教内新闻和赞扬我教就饱了,
关心如何做出有用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的事,平常上班只是工作,工时和
福利比较重要,其实也真的早就没人关心台湾软件业的发展了。
总之要嘛改变自己的小富则安心态,要嘛引入国际的产业压力,不然的话
台湾有多少人才都没有用。
同样的话在二十年前我就洗脑过很多人,不过显然没有用,除非哪天有人
超级成功,才会爆发一窝蜂的潮流,到时又满地都是一心追求创新的资深
大老了。
我知道我在开地图砲,我知道我也没有比较好,失败纪录比谁都更多更惨,
但我就是期待有人可以真的做出什么改变什么,好好打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