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rplvampire (阿修雷)》之铭言:
: 过去十年在陈菊的治理下高雄市举债2600E,虽然她自己说过去十年是空白十年,
: 可是我不相信,因为很多人说高雄进步了,而且以撒钱的程度来说高雄称第二没
: 人敢说第一,不可能撒了2600E+中央补助款+第二多统筹分配税款+中央建设后还
: 会空白十年,对不对?又不是流沙坑,怎么可能会没有进步,所以高雄这十年来
: 最让你有感的进步是什么?不要跟我说是房价-_-
图书馆的一些服务。
十年前是2007,我大学时代,
通阅的讲法只在课堂上听到,
当时台北市每个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是要自己去到那个分馆借的。
现在高雄市全部地区图书馆连线,
可以用线上系统预约,过一阵子会有通阅的车载来分馆,
然后图书馆出现很多讲座活动,
有些分馆会开办一些主题教室,有志工讲故事给儿童听的活动。
我是不清楚花多少钱啦,
好像在《岸边书藏》这本书有提过清楚的数字。
但这种公共资源花下去以后,我发现很多本书我都不用亲自买了,
省空间又省整理时间,应该很多有阅读习惯的市民省下不少书钱。
我自己也会捐书给图书馆。
各分馆除了自己的馆藏还有些不属于馆藏流动的书,
常常不见,借去的人爱看多久看多久,有点交换私人书本的味道。
第二个是高雄捷运。
2007台北捷运还在盖,我临时居处更拥挤吵杂,很难住。
当时没想到我会参与高雄捷运的一小部分兴建。
同事也有碎唸说市政府盖什么高雄捷运浪费钱的意见,
然后完工后我就好奇搭著捷运看会到什么地方,橘线红线都去,
好几个点像驳二,冈山,都会公园站,三多商圈变成之后我常去的点,
如果只有公共汽车我是没那种动力去,
都会公园还有个比较完善的捐血室以前都不知道,
还是捷运完成时才出现的机构不清楚。
捷运周边的建设像大东艺术图书馆,
收集很多艺术方面的资料,我去是听建筑讲座的。
然后更没料到高雄捷运硬件会招来高捷少女的文创系列,
故事轻小说都有,
听到下一站与你在捷运站播放会觉得时代真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