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6843/2793013
数位浪潮 德国文组生倒吃甘蔗
2017-11-02 12:31全球中央
【文/林育立】
在德国的大学,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读的是历史、文学和哲学等人文科系。在过
去,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到报社当记者、考公务员、或到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工作,
不仅找工作不易,薪水平均来说也比读理工科的人低。不过,德国的就业市场最近
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据人力银行Jobfit统计,招聘文科毕业生的征人启事总数,在
过去两年增加了17%,比商科毕业生的14%还高。
读人文学科的人在就业市场上愈来愈吃香,显然与全球化和数位化有关。
产品技术面距消费者远 落差需学文组人来补强
成立于1967年的就业市场暨职业研究所(IAB),隶属联邦劳工局,是德国重要的劳
工研究机构,负责就业市场分析的马蒂斯(Britta Matthes)发现,汽车和机械这
两种德国主要的制造业,最近出现许多与传统工程师截然不同的工作机会。“光软
硬件设计得好还不够,产品重要的是好用,而且无需太多说明就能用。”她说:“
这时候,学人文和艺术的人就能好好发挥。”
在大众汽车基金会(Volkswagenst if tung)负责“学术与社会的挑战”研究项目
的舒特贝尔(Cornelia Soetbeer)也发现,在最近这五到十年间,读文科的人就业
机会比以往都多,这个新趋势与网络经济时代的数位化有直接关系。“如今市场变
化得很快, 导致技术上可以做到的与消费者的需要,往往距离很远,这中间的落差
需要由学人文和社会的人来补强”她说:“因为他们习惯从各种不同角度来看问题
,思考比较全面。”
舒特贝尔举例说,现在的消费者对环保要求愈来愈高,像企业环保形象这类牵涉到
社会潮流的问题,正是文组学生的专长, 毕竟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一直在思考这一类
的问题。
此外,全球局势变得复杂,不论科技业或金融业,都需要懂得各地不同历史与文化
的专家。全球化时代,移民成了普遍现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人与人之间难以沟
通的情况,也需要专精语言学和外语的专家。
大学读什么不重要 而是你到底会什么
文科毕业生如果能加强其他专业能力,愿意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就有
可能在高度竞争的大企业出头,现年49岁、在企业软件巨擘思爱普(SAP)工作的斯
多士(Hans- Joerg Stotz)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大学读哲学和艺术史的他,在软件
公司缺人的1990年代进入科技业,学会写程式后,就一路往上爬。
“当主管的人,思考要比较全面”,斯多士告诉《南德日报》说:“学人文的人,
在大学阶段如果不只侷限在自己的专业,而是多尝试跨领域的思考,在软件业就有
发展的机会。”
在戴姆勒汽车(Daimler)工作的吉尔德豪斯(Susan ne Gildehaus),大学主修心
理学,平时住在北京,主要工作是透过大数据来分析汽车的交通量;她说,美国的
亚马逊(Amazon)和谷歌(Google)等全球性企业,正在改变德国公司的文化,“重
要的不是你大学读的是什么,而是你到底会什么。”
像她自己就是毕业后再进修,学会写程式,才找到现在的工作。“大学教育在我身
上留下的是思考的方式,比方说不能硬套公式,还有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的同时,不
要忘了综观全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