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术造假给中国的科学超级大国梦蒙上阴影

楼主: arsian (arsian)   2017-10-17 00:25:52
纽约时报
AMY QIN 2017年10月16日
学术造假给中国的科学超级大国梦蒙上阴影
北京——中国已经征服了世界市场,对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发出挑战,并且把
目光投向了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现在中国的实验室科学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研发经
费超过了整个欧盟,中国发表的科学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
但是,在这种快速冲锋的过程中,中国却在另一个不那么值得自豪的方面显得很突出。据
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博客报导,自从2012年以来,由于伪造同行评审,中国被撤
稿的科学论文数目比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都多。这个博客专门追踪和发布研究论文的撤
稿情况。
近期爆发的一连串可疑的、破坏信誉的科研丑闻,导致一个观点在中国引发了共鸣:要想
成为科学上的超级大国,中国必须首先解决日益恶化的系统性造假问题。
“中国希望能在科学上做世界的领导者,”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张磊说。“如何
做到保证科学领先的同时保证科学的高水准?我们还在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
4月,在证据显示107篇生物学研究论文得到的充满赞美之词的评议是伪造的后,一家科学
期刊撤回了这些论文,其中大部分的作者是中国人。然后是今年夏天,在其他科学家未能
重复其结果后,一位凭借多项号称有望得诺奖的突破而成名的中国基因科学家,被迫撤回
了自己的研究论文。
与此同时,政府的调查突出了繁荣的网上黑市的存在。这个市场什么都卖,从持称赞口吻
的同行评议到整篇研究论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其领导地位预计会在下周开始的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得到
确认——曾明确表示他的目标是中国到2049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但披露出来的造
假事件对这个目标来说是个挫折。
当然,中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政府担心自己的经济依然太
过依赖低端制造业,正在投入数千亿美元,发展半导体、太阳能组件、人工智能、医学技
术和电动汽车等高科技行业。
中国在全国各地广泛修建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和桥梁展示出了令人羡慕的工程造
诣。而通过输出专业技术,中国重塑了其他很多地方。这又为其提供了另一种刺激经济快
速增长的方式。
但中国也承受着盗版和品质低劣的问题。它们是一个污点,困扰著中国的经济崛起。否则
,中国应该会华丽转身,从此步入世界科学领先国家的行列。
中国取得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新研究投入都已陷入停滞之际
,中国仍愿意投资。为了在原创研究产出上赶上西方,北京在新项目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的资金,并通过吸引西方培养的顶级中国研究人员回国,扭转了持续数十年的科研人才流
失。
“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习近平去年宣布2049年要实
现的目标时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现在有人担心,最近的丑闻暴露出来的顽固的学术造假和标准宽松问题可能会放慢中国的
崛起。
很多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和韩国,都出现过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造假丑闻。但造假在中
国的学术机构似乎特别普遍。被撤稿的论文和伪造的同行评议数量之大即是证据。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数据也许只是反映了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巨大规模。但
中国科学家认为,他们所说的根植于该国学术体系的扭曲的激励措施,也是原因之一。
在西方,职业晋升可能通常看上去更多的是建立在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品质,而不是数量上
。然而,中国科学家说,在中国,对数字目标的迷恋可能会达到极致。他们说,让问题变
得更棘手的是,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通常都缺乏监管,被发现作假的人受到的惩罚力度
不大。
他们说,把这些放在一起,结果就是一个愿意对道德缺失视而不见的学术体系。
“在美国,如果你有意地学术做假,你的学术未来就完了,”张磊教授说。“但在中国,
作弊的代价可能会很小。机构可能不会开除你,也许你暂时会被停止提升,但是当人们把
这事儿忘了,你还有机会继续发展。”
一些科学家称,中国过分强调对成功的数值测度,这从它几乎只注重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就能看出来。SCI被用于给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
打分,影响因子的大小部分是基于对期刊文章被引用频次的统计,决定着期刊影响力排名
的高低。
在排名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者,可能获得升职机会和金钱奖励。中国的很多大学会给那
些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论文的教职工提供大笔研究经费和丰厚的薪资奖金。今年6月,
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给予一个研究团队约200万美元的奖励和经费支持,因为他们在学术
期刊《细胞》(Cell)上发了一篇论文。
“一切都围着SCI转,”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力说。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把中国学
术界对这个数值化指标体系的痴迷,与中国政府执迷于以GDP来衡量经济上的成功相提并
论。
“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在中国,要评估教职工的表现,只需找一个会做加法的小学生,
”陈力说。“把不同期刊的影响因子加起来就行。”
一个后果是,为了在有声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人们开始采取越来越精心的策略。其中包
括借助同行评议造假,该做法在107篇生物学论文于今春被撤稿后受到了严厉的审视——
此次事件创下了单一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涉事的很多作者都是临床医生,他们在中国
面临着巨大的论文发表压力。
他们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学术期刊在决定是否发表一篇论文的时候,都会以同一领
域其他科学家的评价为依据。一些期刊——其中包括撤下107篇稿件的《肿瘤生物学》
(Tumor Biology)——竟然会要求作者自行推荐评议其论文的同行,批评人士说,这就为
造假打开了方便之门。
政府调查人员发现,在《肿瘤生物学》撤稿事件中,很多作者提交的研究人员姓名是真的
,电子邮件地址却是假的。这似乎让作者本人,更常见的则是受雇于作者的写手,得以冒
充学术同行,写下正面的评议意见,为论文的发表提供助力。
根据中国科技部牵头开展的调查,中国研究人员利用这类方法,对107篇被撤稿件当中101
篇的同行评议程序进行了操纵。政府调查人员说,很多作者都曾上网雇人写看似专业的评
议意见。
透过最近的一次搜索可以看出,同行评议造假已经催生出了一个繁荣的非法产业。在人气
极高的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淘宝上搜索“论文发表服务”,你会搜到一长串卖家,他们的服
务范围很广,可提供已经写好、只待提交的虚假同行评议意见和整篇科学论文。收费标准
依具体服务而定,从几百美元到一万美元不等。
“我们帮过各种研究方向的教授,”一个卖家通过淘宝的聊天工具写道。“不用担心,我
们不会泄漏你的信息。”
以揭发丑闻著称的博客作者方是民说:“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更不容易被发现了。”
业内人士称,总体而言,有迹象表明中国的学术环境正在改善。得益于新检测工具的应用
,剽窃现象似乎在减少;此外,在中国出生的研究人员从海外的大学归国时带回了最佳实
践,帮助提高了道德标准。
不过,开展原创性和突破性研究的压力依然存在。很多人都说,河北科技大学的科学家韩
春雨当初似乎就面临着这种情况。去年,他声称自己发现了一种编辑人类基因的新方法—
—一种假以时日会让治愈遗传性疾病成为可能,让家长得以在孩子未出世前定制其身高或
智商的技术——引起巨大轰动。
这种说法被包含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之中,
让韩春雨一夜成名。当地政府甚至提出,要斥资3200万美元,在他任职的大学建一个基因
编辑研究中心,由他来执掌。
到了去年年末,其他科学家开始表示,韩春雨的研究结果无法复制。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
,他和共同作者最终撤回了那篇论文,尽管他们发誓会为自己正名。
“当这个问题涉及到研究文化和学术诚信,还是得靠自觉,”一直在研究论文造假问题的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总编张月红说。“我们应该在提高诚信文化上做更多努力。”
https://goo.gl/YZjgZq
作者: NVIDIA (祝大家平安喜乐)   2017-10-17 00:26:00
又没差,中国人不在意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10-17 00:29:00
中国人7pupu 等下会贴出日本考古造假的看腻的老新闻
作者: christopherl (Crystal~++)   2017-10-17 00:29:00
台湾好像更严重
作者: lowsan (无法跨越...)   2017-10-17 00:33:00
9.2会说台湾更惨
作者: venomsoul (不怕太太)   2017-10-17 00:34:00
中国这样搞以后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可能都先不参考...
作者: bj45566   2017-10-17 00:48:00
台湾并没有更严重,但面对学术伦理的松散态度跟中国真的是“一家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