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其实政府可以将学术资源用在雪中送炭

楼主: business85 (business85)   2017-10-16 00:10:24
※ [本文转录自 AfterPhD 看板 #1PundFj2 ]
作者: business85 (business85) 看板: AfterPhD
标题: Re: [心得] 其实政府可以将学术资源用在雪中送炭
时间: Sun Oct 15 16:18:21 2017
没一技之长的文法商博士吗?找不到专任教职,勉强找到兼任讲师大概也就2XK。
最近台北市清洁队又开始招考了,薪水39K。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002004736-260405
北市甄选475位清洁队员 起薪39000元
2017年10月02日 18:35 中国时报记者/曾百村
北市就业服务处说明,现场报名时间为2017年10月17日起至10月19日
若民众无法到现场报名,也可采网络报名方式
以往采先笔试,而笔试成绩择优者才参加体测,此次将先进行体能测验,且所有参试者皆
能参加体测及笔试后再择优录取。
体能测验占总成绩70%,在测验中男性必须抱着15公斤、女性8公斤的沙包,进行来回折
返跑共60公尺的负重考验,而第2阶段的笔试则占总成绩30%,总成绩为100分,若在体能
测验能位居前段班,对于是否能通过甄选有决定性的影响。
※ 引述《ipss (贝拉)》之铭言:
: 文长请见谅。
: 流浪博士,排除理工科踏入产业界进行研发的部分来说,大多是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这些
: 博士,除了体认到以自己所学的专业,如果不能取得最高学历,在目前台湾的社会环境中
: 很难有机会可以学以致用发挥研究专长,并且,也只有取得博士学位,才有延续学术研究
: 志业的可能。我们将学术研究当成人生的志业,平均3-4年才能取得人文社会学科的硕士
: 学位,6-9年才能取得博士学位,从大学22岁毕业开始一直到取得博士学位,也已经是而
: 立不惑之年,讽刺的是,我们不知道哪里可以“而立”,对于未来该何去何从充满困惑与
: 不安,根本谈不上“不惑”,我常开玩笑地说,念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可以说是CP值最
: 低的博士,念书需要花的时间比其他学科要长,毕业论文的字数是理工科的好几倍,可是
: 毕业之后能找到的工作薪资却低了好几倍,简直就是赔本生意。都念到博士了,难道我们
: 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能够换算成金
: 钱才值得被学习被传承;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所学习所认同的专业,不是能够被简单化约
: 成机械操作或数据实验的;因为我们相信,人文社会学科是保留传承人类文明和智慧的根
: 源所在,而我们愿意为了这些信念,选择这一条不被看好的路。现在的台湾社会,受到大
: 环境的影响,少子化加上就业难易倾向,原本就不是主流的人文社会学科教职缺僧多粥少
: 的情况加剧恶化。为了生存,为了继续研究工作,我们只能选择四处大量兼课以赚取微薄
: 的钟点费,而因为四处流量,大量兼课,相对剥夺学术研究时间,没有学术研究的产出,
: 更难争取到稀有释出的教职缺,于是,恶性循环像个醒不过来的噩梦一般,不断地循环、
: 循环、再循环,即使中途因为现实考量的因素而想要放弃退出的博士们,也因为当时毕业
: 年纪已不年轻,加上流浪几年,再加上高学历,求职碰壁机率也高,即使想要简单地去卖
: 个鸡排回乡种田务农,还会被社会舆论嘲讽做这些念到博士做啥?!
: 有一些流浪博士研究机运好点的,有机会可以争取到科技部或是中研院的博士后研究员,
: 或是挂在专任教师的研究计画项下,申请博士后研究员,对于延续研究生涯也是小确幸,
: 但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只有恶化,加上人文社会学领域所能取得的研究资源一向单薄,那些
: 单薄的资源又被人文社会学门当中相对能换钱换点数的强势的学门占掉大部分的资源,那
: 些真正能够保留传承文脉并加以开展的学门的研究,还是被那些以点数和能跟产业结合换
: 钱的标准绑架,使得有志传承、开展并整合跨文化研究的专任教师们的研究申请案不易通
: 过,连带相关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也不得其门而入。不能取得研究资源就很难有研究成果产
: 出,没有研究成果产出就更难取得研究资源,这个恶性循环的循环,又再一次吞没掉许多
: 有研究热忱的青年学者。
: 日前政府提出玉山计画,原意是要避免人才流失,同时争取那些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
: 秀学者回台湾服务贡献,提高台湾的学术竞争能力,这个立意是良好的,但是政策执行的
: 方向却是令人我们这些自己国内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博士心寒的的。这些政策的利多落在两
: 种人身上,一是资深学者,另外就是海外或海归的优秀学者。资深学者的部分和弊端后面
: 几位教授都会谈论到,我针对海外或海归博士来提出几个让人寒心的点:
: 1. 其实不难发现,台湾的大专院校,不论公私立,难得释出教职缺都倾向海归博士,要
: 国际化要英文教学是基本的,正重要的是,大家好像普遍认为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好像学
: 术训练比较扎实,好像能够取得国外学位的博士比土博士还要优秀,简单来说就是有“崇
: 洋媚外”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倾向。坦白说,土博士英文不如人可能是真的,写英
: 文期刊的能力不如海归博士好像也是真的,所以我常常很想问,那台湾这么多所大学,一
: 年开设招收几千个博士学生,平均一年产出约4000个博士毕业生是要做什么?(人文社会
: 学科104学年度合计790人)虽然近几年教育部已经减少博士单招收名额(人文社会学门
: 101-103学年度平均毕业人数850人)如果连自己国家培养出来的博士生都不愿意给机会、
: 不愿意任用,那么,不值得被信任的是那些以前也是海归回台的教授的教育失败?岂不是
: 自打嘴巴?还是招收博士生也只是教授们为求自己的研究生人数和维系系所存亡?如此,
: 台湾的大专院校博士教育不论是素质或是断层问题都是堪忧的。
: 2. 优秀的研究人才还限定是以具有正式教职的学者,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已经取得博士
: 学位却还在流浪,没能取得正式教职缺,就表示你不够优秀,不是人才?适者生存,所以
: 还在流浪的就表示是弱者,被淘汰只是刚好而已?这又回到研究成果产出的恶性循环问题
: 。一般来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要等到有正式教职缺,平均要3年以上的时间,3年都还是
: 极少数的幸运儿的平均数,更多流浪博士已经兼课数年还等不到正式职缺,这些为了生活
: 只能大量到处兼课备课的流浪博士,如果还要双亲要奉养、家庭要照顾,学贷要偿还的,
: 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准备学术研究论文的发表?没有3年内的学术代表作,表示你
: 不够优秀,连要申请博士后研究都是困难的。至于那些想要申请教职的,至少也要先能够
: 争取到博士后研究,才可以专心做研究发表论文来证明自己也是堪称“优秀”的。于是乎
: ,你就会发现学术界呈现一种强者恒强(用点数来换更多资源已得到更多点数),加上政府
: 专门作锦上偏花的政策,对于那些有学术潜力的却被社会现实拖垮的青年学者,用社会达
: 尔文主义来包装合理化那些齐头式的平等的荒谬。为什么不能把那些锦上添花的研究经费
: (玉山计画)用来给流浪博士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研究能力的机会?各大专院校学科学门可以
: 增设博士后研究的员额,提供2-3年的专心做研究的场域,一个博士后研究员一年薪资约
: 85万,一个玉山学者每年薪资最多可再增加500万元,一次核可3年,每年150人次计算,
: 等于一年可以支援800余位博士后研究员,一样支应3年。当然,这种换算过于简化,真正
: 能够有研究成果的专任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们一定要给予相应的鼓励,提高研究论文
: 发表的奖励金,但是如果政策能够雪中送炭,那些渴望有研究资源可以专注研究,不用为
: 了生存东奔西跑到处兼课以餬口的流浪博士,那些只能拼了命的做研究才能突破困境不被
: 淘汰的流浪博士,他们所愿意投入研究的心力和热忱,难道不会比那些既不用升等、也不
: 用自己做研究写论文的资深教授还要值得被珍视吗?
: 此外,科技部现行的博士后研究人才延揽,大多数需要挂在专任教师的计画项下,只
: 有极少名额开放完全独立的博士后研究,关于这一点,我也是有疑问,除了行政程序和信
: 任度、保证人之类的技术性可以克服的问题之外,既然都能接受独立博士后研究的申请,
: 为什么不开放更多员额让流浪博士们也可以独立申请研究案?目前科技部现行的研究计画
: 博士后研究的申请需要挂在各大专院校已核准研究计画项下,每年开放5月及10月两梯次
: 申请。虽然另外有完全不需要挂在专任教师计画项下的独立博士后研究申请(每年3月提出
: ),但是每年核准名额极少,以人文司来说,只有1-3个名额。博士后研究员所提出的研究
: 计画书基本上是可以独立的,不需要强制挂名在专任教授的计画项下。本质上,独立博士
: 后研究员就是国外独立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概念,既然台湾没有能提供更多且更多元的人文
: 社会学门专门研究机构,那么,与大专院校合作,增加博士后研究员的员额,透过合理公
: 平的评核方式,不仅可以分摊舒缓博士过剩的问题,也同时提供博士们一个可以专心做研
: 究发挥研究潜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青年学者一点信心,能够安住在台湾做研究,能
: 感受到自己的政府珍视自己培养出来的博士、研究人才,能够让那些国中、高中、大学的
: 学生们,看到台湾的高等教育是真的能够培育高级人才,也能够给于支援,不致于让人对
: 于念博士雌之以鼻,未来造成人才断层只能向国外“买人才”的不归路。
: 感谢您有耐心地看到最后一页。
: ps. 念文组不是原罪啊!
: 理想总是要人坚持;文化智慧总是要有人传承...但是肚子总是要填饱阿><
作者: Tentative (Tent)   2016-10-15 16:55:00
你po这则求职讯息, 除了暴露自己的偏见, 和可议的价值观, 没其他看头了。你的前提是要给“没有一技之长的文法商博士”的求职建议, 但是你没发现吗, 你推荐的工作不但需要有极佳的体能, 还得经过笔试, 这根本是一个需要文武双全的高难度工作。没有一技之长, 不管是文组或理组的博士, 很多人其实体力都不太好, 所以你觉得这样困难的工作, 为什么会适合没有一技之长的博士呢?难道你认为, 你推荐的工作, 是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工作吗?
作者: Cybershit (BMI<18der肥宅)   2017-10-16 00:12:00
要公审去爆尿公社好不好 我都看腻惹
作者: agameadream (明日传奇)   2017-10-16 00:13:00
你比较有问题
作者: iiooiioou (爱幻想的O宅)   2017-10-16 00:13:00
有job版 公职版 转来了这干嘛?
作者: nss0528 (小以)   2017-10-16 00:14:00
前面推文不是在帮你酸人吗?
作者: Grothendieck (A. Grothendieck)   2017-10-16 00:16:00
我觉得清洁队员贡献比教大
作者: G41271 (茶)   2017-10-16 01:16:00
被呛爆就转来这取暖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