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次世代觅媒体人才 专家:建设性与使命感

楼主: Thanatus (死神)   2017-09-15 21:53:27
次世代觅媒体人才 专家:建设性与使命感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2677781
次世代新媒体松动了资讯平台,让民众自己架设新闻台当“网红、实况主、写手”,发表
评论和看法。前公视董事长邵玉铭提醒,媒体必须从事建设性新闻报导;台湾大学新闻所
教授林照真指出,每个人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阅听人,懂得筛选好新闻;天下杂志总编辑
吴琬瑜认为,媒体不能只透过流量赚取广告费,也当推广知识的价值。台湾醒报社长林意
玲社长说,好的媒体人才要有品格、技能、使命感与判断力。
新闻记者在职场满意度排名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新媒体不但带动产业转型,更松动了
次世代资讯平台的结构。随着网军、实况主,众多“新媒体人”出现,传统的媒体却在收
视与阅听率上衰退。台湾醒报特别在九月1日记者节、醒报9周年庆当天举办“次世代媒体
人才传承”座谈会,邀请请学界、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专家分享次世代媒体人才面临的障
碍与出路。
关键在建设性新闻
前公视董事长邵玉铭感慨“媒体在台湾已经成了社会乱源”,虽然台湾的媒体在报导新闻
,但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批判,对社会没有任何建设性。记者在全球职场满意度排名上“名
落孙山”,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报导“建设性新闻”。
他指出,贾伯斯曾说,这个时代面对的问题“不是自由和保守的斗争,而是建设性与破坏
性”。邵玉铭表示,新闻不但要报导正面与负面的新闻,更应该针对公共问题,向读者提
出建设性的建议。他强调,媒体必须是一个辩论的平台,“你可以没有立场,但一定要提
供公共的讨论平台。”让各方面的观点都可以在媒体平台上讨论。
媒体要重视阅听人
台湾大学新闻所教授林照真指出,“媒体和司法本应是社会的基石,却成了最不受人信任
的群体。”阅听人不从媒体获得资讯,是因为媒体承受的市场压力让“羶色腥”新闻成为
主流。随着媒体与读者关系破裂,网络的出现松动了资讯平台的结构,“人人都是总编辑
和记者”的自媒,让阅听人纷纷架设新闻台成为记者。但林照真认为,这种没经过把关的
新闻,很容易造成“假新闻”,读者道听途说,让真相无所适从。
林照真说,媒体置入性行销与新闻品质下降,让年轻人对媒体渐渐失去信心。但她强调,
在教书时她总会跟年轻人说,“新闻是一份快乐的工作,你一个月可以认识上百人!”因
此,人人都必须做一个负责人的阅听人,懂得去筛选何谓好的新闻,而不是去将阅听的责
任推给媒体。
虽然现在许多媒体都在亏损中,但“一个好的记者诚实待人、写作严谨仍然是必要的原则
”,林照真强调,自政府开放资料以后,媒体有更多的机会去利用数据库,对许多议题做
研究,加上现今科技日新月异,有更多的方式去写好的新闻,但次世代传统媒体排斥新媒
体,造成“内乱”,非常可惜。她呼吁,传统媒体与阅听人“不要排斥新媒体”。虽然脸
书有很多假新闻,但却是传播最快的平台。好记者需要在社群网络上把关,让更多的阅听
人看见价值。
推广好新闻
《天下杂志》总编辑吴琬瑜指出,网络平台出现了许多“个人的评论和观点分析”,但对
事情的来龙去脉却不太了解。她举例说,美国的《纽约时报》在川普上任总统后订阅量剧
增,“因为民众看川普的推特根本无法了解真相!”因此,记者对社会的观点和想法,需
要做好核实的工作,才能够写出好的新闻。
吴琬瑜以天下杂志的转型经验举例,《天下杂志》因两周出刊一次,因网络的关系,资讯
更进已没办法单单透过纸本的方式传播出去。因此,他们将数位和纸本合并成编辑部,开
始做数位的每日专辑。他们也推出“天下全阅读”的订阅方式,“不透过流量赚取广告费
,让读者了解知识的价值。”
需要有使命感的人才
次世代的媒体人才,需要的有强烈的“使命感”。台湾醒报社长林意玲表示,英国国会下
议院议员韦伯大众与其同僚花了40多年的时间废除奴隶制度,是因为在法国大革命前整个
欧洲陷在奢靡宴乐与剥削童工之际,“时代的召唤让威伯大众与克拉朋联盟的议员反思,
并勇敢的付诸行动。”次世代的媒体现况也是一样,呼唤有热情的媒体人在面临“树林中
的两条路”时,勇敢选择“人烟稀少的路”。
林意玲也强调,一个好的记者需要有判断力,掌握“新闻事件的核心”,也需要纪录不同
立场的意见,并做归纳整理,利用精简的文字告诉读者事件的来龙去脉。
林意玲感叹说,台湾醒报能够走到至今,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折磨,但一个有使命感的人需
要一直坚持下去,至死方休,诚如圣经上的使徒保罗所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https://i.imgur.com/OIoH29K.jpg
《台湾醒报》社长林意玲、前公视董事长邵玉铭、《天下杂志》总编辑、台湾大学新闻所
教授林照真。(photo by 洪荣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