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台北市没有北二女??????????????????????

楼主: andy2011 (andy2011)   2017-09-06 21:25:01
台北画刊104年12月号有详细介绍
作家鱼夫讲古时间/立法院的前世今生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featured/details/7653
日治时期在现今台北市辖区内设有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二、三、四高等女子学校,第一即今之北一女,第二为今之立法院,第三则为中山女高,第四是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城区部。
原为第二高等女学校
第二高等女学校,日本时代呼为“第二高女”,终战后因日人尽数遭到遣返,政府乃将学生剩余不多的台北第一、第二与第四高女聚集成“台湾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学”,俗称北一女,原第三高女因系台湾人就读之学校,学生不会流失,战后曾一度更名北二女,最后定名为中山女高。
立法院随着国民党政府撤退来台,起初以中山堂为集会地点,第二高女则划归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财产,后来省府各单位逐步迁移至中部,终于有了栖身之地,遂将校舍原有的礼堂整修为议事厅,其后随租用或购买附近房舍,才形成今日之立法院院区。
▲现今立法院的中山南路正门。(鱼夫摄)
1927年,第二高女的校舍设计于今之中山南路和济南路筑成一L型校舍,朝西主栋采洗石仿石基台、红砖造墙身、薰瓦屋顶古典立面3段分割,与墙面接缝处有托架斜出,阳台回廊为仿石造水泥栏杆,且考虑到日照问题,东、西、南3面设有阳台,北面阙如。
日治时期女子高等学校课程以实业训练为主,但在体能教育方面,诸如女子排球、网球、游泳、剑道、拉弓射箭以及修学登山旅行等,皆属养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在绘制时又多了许多运动员的角色,试着形塑现代妇女的新形象。
建筑外观经多次修补
1935年,第二高女又于今之青岛东路增建起造钢筋混凝土3层平屋顶大楼,墙面系褐色炼瓦;战后维护时,朝向内庭方面被涂上大红色泽,今外侧露出的沟面砖改贴直条线砖,又过于现代,窗户为日式推拉窗,整体形式走向现代主义;1945年,盟军对台进行大轰炸,L型校舍部分遭战火烧毁,再经修复,正面大门之上的尖顶拆除,改为平顶凸出玄关,红砖表面再以红色油漆涂满,前后经历多次整建,成为现今共议国事大业之所在。
立法院早期只是行政院的“橡皮图章”,但随着台湾人民民主意识高涨,已成国家实际的权力中心,只是整体院区长期被电视台SNG车霸占路边停车格,更有抗议团体包围在大街走道上埋锅造饭无限期抗争,蛇笼拒马布满四周,如果说建筑空间真的会影响人的行为,这或许就是场内立委诸公不时吵吵闹闹、甚至于动粗的最大原因了。
▲日治时期台北州立台北第二高等女学校,就是现在的立法院。(鱼夫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pNsP5rr2I
※ 引述《heero0333 (hero)》之铭言:
: 北一女大家都知
: 为啥台北市没有北二女??????????????
: 有古代乡民吗
: 北二女是哪间
: 建中以前叫做北一男吗?????????????
: 建国之后才叫建国?
: 挂呢
作者: Norris3310 (无坚不摧)   2017-09-06 21:26:00
你女中系?
作者: eddisontw (沙丘)   2017-09-06 21:26:00
所以其实占领立法院 也只是占领北二女 根本不犯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