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言文日常用不到? 国文师:游泳与学校也

楼主: Diluvius (没)   2017-08-30 15:52:58
1.媒体来源: 联合报 记者冯靖惠╱即时报导
2.完整新闻标题: 文言文日常用不到? 国文师:游泳与学校也是出自古文
3.完整新闻内文:
中正大学台湾文学与创意应用研究所长江宝钗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世界没有任何
一个国家会以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做为国语文选材的核心,且文言文由于不在日常
生活使用中,文言文的教习就必须透过深度的记诵,因此费时耗力,又容易忘记,对人才
培育的贡献度不大。
有高中国文老师跳出来为文言文“辩护”,复兴高中国文教师何儒育说,现在常说的“学
校”与“游泳”都出于先秦典籍,若真要写大白话,“学校”为何不写成“小孩获得知识
的地方”,而“游泳”不写成“用手在水中划动,用脚踢水前进”呢?她强调,在华语的
发展之流中,文言和白话不可遽然割断,否则会限制学生语言学习使用的发展。
何儒育表示,所谓“文言”是简练流畅的书面语言,“白话”是口语运用,从人类有书面
文字以来,这种书面语就与口语运用相与为一,不可遽然切分;在先秦典籍中,即常见为
了要勾勒人物画语或形象而采用“口语”,这些口语流传至今仍为“口语”。
像是《战国策》载冯谖“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无以为家”在今天的口语中仍是“
无法维系家计”之义;同样地,“我下午在学校游泳”,“学校”与“游泳”都出于先秦
典籍,如果真的要写大白话,这句话将变成:“我在小孩获得知识的地方,用手在水中划
动,用脚踢水前进”,如此冗长,难道真为推行白话文的作用吗?
何儒育表示,文言文已经融入现代华文,若仅仅学习现代华文,等于切断语文本身的发展
,与学生学习语言的历程。且“游泳”真的只有“用手在水中划动,用脚踢水前进”的意
义吗?这个词汇还有一层抽象的浸淫濡染的意蕴,比方北艺大的校训“游于艺”,仅仅学
习这个大白话,不够表达更深层的抽象意蕴。
其次,在台湾近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作者也常取法古典文言而创作,比方赖和;如果教学
的目的是让学生流畅地听说读写,那个割裂书面用语,仅学大白话,又如何能让学生进行
精练的语用表达呢?
此外,江宝钗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学习要能符合生活情境。近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胡
适就倡导“文学革命”、推行白话文运动,如今还在为文言文、白话文比例而争论,未免
显得落后。
然而,何儒育却表示,胡适身处的社会有一个极大的文化的前提,就是“文盲问题”,他
推行白话,除了要面对清代古文派比方桐城、阳湖后学过于古雅的写作模式之外,还需要
面对文盲,对文盲而言,白话是容易理解的;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非高职、五专、补校的
高中博雅语文教育,学生除了学习回应生活的语用之外,更需要文化涵养与精练的书面语
用,才能解读各学科的经典、理解法条与其精神,成为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公民。
曾获super教师和师铎奖的北一女中国文老师易理玉表示,参访欧美,看见许多高中开设
IB国际认证课程,学生纷纷开始学习以典雅的中文沟通,甚至讨论并欣赏源远流长的中华
文、史、哲学。“如果我们的高中教育,只着重听说读写,强调思辨却欠缺文化素养为基
底,未来台湾的孩子在跨出本岛与世界接轨时,有什么优势、什么深刻的文化与思想,能
和其他国家学中文的人相抗衡或凌驾其上?”
易里玉说,不是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吗?在文化长河中被传诵
千古的巨人文章,并非只有文釆美,更美的是他们深刻的思想和处世的人生哲学。古文教
学绝非只是背诵、翻译,高中第一线国文教师早已从事多元且充满创意的活化教学,揉合
古今,关怀斯土斯人,在开发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之外,同时透过被时间检验淘洗所留下
的经典古文,真切深刻的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生命价值,这是教育工作者永续经
营的良知与良能。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671899
作者: chun821543   2017-08-30 15:53:00
说啥小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7-08-30 15:53:00
然后咧??? 中文系好可怜只能这样刷存在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