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陈晓峰:由世大运看对岸的另一种善意
随着世大运赛事的进行,坐拥主场之利的中华队屡创佳绩,截止29日下午4时许已收获20枚金牌32枚银牌30枚铜牌,总计82枚奖牌,暂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4位,仅排在日本和韩国之后,创下历史最佳。反观中国大陆目前仅获得7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总计13枚奖牌,暂居奖牌榜第11位,因此就有台湾网友讽刺大陆队水准不行。
避免刺激台湾观众
体育经纪人陈晓峰30日投书中国时报表示,网友有此想法显然是没有搞清基本状况:1、大陆的体育实力在全世界均很有竞争力,最近几届奥运会和世大运均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三位;2、本次大陆基于现阶段的两岸关系,决定采取消极参与的方式:只参加个人项目,不参加集体项目;3、由于世大运时间跟大陆全国运动会的时间撞期,许多优秀运动员也“刚好”不便出席。
以2001年北京世大运以来的每届世大运的成绩为例,中国大陆至少取得21枚金牌,最多时更在2011年深圳世大运取得75枚金牌,而以奖牌榜成绩看,大陆在2001年北京世大运、2003年大邱世大运、2007年曼谷世大运、2011年深圳世大运均排在第一,“最差”的一次是2015年光州世大运排在第三。可以合理的推测,若本次大陆正常参与台北世大运,那么其所取得的成绩也绝对比现在好很多。
投书中指出,而大陆本次消极参与世大运当然与去年520以来,民进党政府不承认、不接受“九二共识”有直接关系,同时“太阳花学运”以后,两岸官方和民间交流互动的友好氛围呈现了一个逆转的趋势,在台湾内部,对大陆的仇恨性言论时有出现。而世大运虽然更重视各国运动员的交流,但竞技体育总是要一较高下,若中国大陆和中华台北队在赛场上直接“对决”,特别是一些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如篮球,即使赛场上出现正常的“争议”,但现场观众的情绪可能会被紧张的比赛氛围所点燃,到时候可能又会出现许多对大陆不友好的言行出现在现场。相信正是出ꤊ馧o样的考量,大陆才不参加集体项目,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刺激台湾观众的可能性。
同时,作为本次世大运的负责人,台北市长柯文哲在世大运前也一再向大陆释出善意,强调“两岸一家亲”,也是考量若世大运无法获得大陆的支持甚至恶意杯葛,台北市此次也很难成功圆满的举办世大运。
低调参与实为善意
投书中说,台北世大运马上就要闭幕了,大体上算是很平顺的进行,而大陆有心的低调参与,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对台北世大运的一个大大善意,否则若较真起来,比如要求组委会严格落实比赛现场不能出现“青天白日旗”等非联合国会员国的旗帜,想必又会点燃许多台湾民众的情绪。
投书中并期许政治归政治,体育归体育,道理很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实在很难,毕竟这样的国际体育盛会难免会涉及国家间的对抗,这时政治就会介入,因此在两岸关系低潮期的今天,我们更应珍视中国大陆对世大运释出的善意,好好享受世大运带来的美好!(吴灵芬编)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43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