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台湾学校含金量不高 陆生不愿意到台湾读书
2017-08-15 10:28联合报 记者杜宗熹╱即时报导
今年台湾有134所大学参与陆生招生,比去年减少8校,但招生情况更是大减逾半。大陆官方
媒体环球时报解读,除了“三限六不”为陆生政策带来阴影、健保政策令陆生心寒之外,台
湾各大学学历的“含金量”不再,也是不少陆生不愿意来台读书的主因。
环球时报报导,铭传大学本月13日在宁波举行大陆新生欢迎会。这所招收陆生最多的台湾大
学,连续第6年特地跨海到大陆举办迎新会,但却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冷清的场面,因为今年
总计55名陆生来该校攻读大学部,就算加上研究所也仅有86人,甚至不及开放陆生赴台读书
的第一年,也就是2011年的88名陆生。
在铭传大学做过大陆交换学生的刘凯表示,铭传大学在台湾私立大学中排名靠前,在国际上
也有一定声望,并且是对陆生最重视的台湾高校之一。但铭传大学招收的陆生人数大幅下滑
的同时,台湾其他大学也一样难得陆生青睐。
报导解读,作为“九二共识”的一项延伸,陆生赴台政策的基础是两岸关系。蔡英文政府上
台一年多以来的所作所为,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无疑影响到大陆学生前往台湾唸书的大
趋势。多位正在、或者曾经在台湾读书、交换的大陆学生发现,台湾一直以来对陆生的限制
,甚至歧视,才是让陆生远离台湾的深层原因。
自2011年首招陆生以来,“三限六不”的严格限制,就让不少大陆学生望而却步。如果说其
中多种选项都尚可以忍受,那不允许校外打工和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几乎直接打消了大部
分学生去台湾唸书的打算。
在台湾大学攻读某社会科学专业硕士的林同学表示,当时她决定来台湾唸书时,遭到了家里
的强烈反对,而主要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又不可能留下来,不如在大陆考研究所。
而“三限六不”也是所有陆生心中的一片阴影,因为无论陆生怎么努力,都没有奖学金、没
有实习机会,更没有工作的可能性,明年就要研究生毕业的林同学说,“或许来台湾唸书真
的只适合富二代吧”。
类似的问题,同样出现在大陆不少留学论坛上。一些曾在台湾读书的陆生,都不约而同的提
出建议,要去台湾就读理工科,不要读文科。一位同学举例,“大家都说辅仁大学的法律系
很棒,但台湾法律学得再好,回到大陆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学习更有普遍性的理工科好找工
作。”
而不允许校外打工的规定,进一步削弱了陆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在台湾的陆生最多
只能在校内做做助教,或者帮助老师进行一些研究型工作,而真正进入社会实习完全不可能
。在铭传大学就读的金同学坦言,因无法在台湾打工实习,只能在寒暑假回大陆时,拼命多
投履历找实习机会,为的就是将来求职时不至于履历一片空白。
报导也认为,事实上,台湾的高等教育水准近年来一直是在下滑。大陆清华、北大、香港大
学、新加坡大学等重点大学得到的经费,都是台大等台湾重点大学的3至5倍,每校都有当地
最好的学生及师资,相比之下,排名升降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
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今年6月公布的“2018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大陆39所
大学上榜,北京清华大学排名25,北京大学排名40,复旦大学排名40,上海交通大学排名62
。这一结果也让越来越多的考生怀疑:大陆大学的排名越来越高,那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
台湾读书?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642844?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