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KMT/陈桂清:国民党本土化应为台湾争最大

楼主: YusaAoi (YusaAoi)   2017-08-10 19:58:58
KMT/陈桂清:国民党本土化应为台湾争最大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桂清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发表专文《国民党在台湾发展的历史转轨与政策启示》,作者认为:国民党在台发展的近70年历史及其本土化发展的30多年历史虽已告一段落,但目前看这并不是终点。国民党意识形态、组织体系的本土化虽已基本完成,但深化过程或许还会出现新的扰动。不过,在大陆看来,未来不管国民党的本土化如何深化,这本土化的经不能唱歪。国民党不仅不能重走李登辉时期台独化的老路、邪路,而且应该负责任地带领蓝营支持者与台湾民众,认清两岸关系及国际政治现实,在台湾回归ꐊ什磢渐眶M道路上尽可能为台湾争取到更大的利益。文章内容如下:
 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战胜洪秀柱等人当选为国民党新任主席,成为国民党在台再次丢失政权后新的领导核心。此次国民党权力中心的更替或许只是国民党近100年演变发展进程中的沧海微澜,也或许只是国民党在台近70年来起伏过程中一次普通权力过渡。然而,若从历史的视角观之,此次党主席选举将成为国民党在台发展的重要转折,本土派、浅蓝派代表吴敦义的当选象征国民党的地方化与本土化基本完成。尽管今后一段时间内国民党会如吴敦义宣称的那样不会更改党名,中国国民党不会变成台湾国民党,且仍将继续坚持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理念,但是国民
党的组织结构、运作体系、路线思维都已深深打上台湾地方与本土的烙印,而且随着台湾人口结构中外省一代、外省二代的凋零以及国民党党员结构中外省、军公教背景党员比例的减少,国民党地方化与本土化的程度将会更深,未来走向值得深入观察研究。
??
 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的历史脉络
 目前,各界习惯将国民党适应在台发展进行的改造称之为本土化。不过,从大陆的角度看,从历史的视角观之,国民党的本土化本质上是地方化。说到国民党的本土化,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国民党其实早已本土化,也有人认为国民党的本土化还不彻底。在笔者看来,国民党的本土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949年逃到台湾那一刻就已萌芽,但真正启动是在蒋经国时期,全面推动是在李登辉时期,微调深化是在连战、吴伯雄、马英九、朱立伦时期,真正完成将自吴敦义时期始。
 蒋介石逃台之初,国民党政权的本土化悄然萌芽,但迫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现实,仅停留在构想阶段。1966年,蒋介石主持革命实践研究院行政革新研讨会讲时所作的演讲就回忆了他1949年逃台之初对国民党政权地方化、本土化改造的初始构想。蒋介石称,当时我就觉得,既然政府暂时只辖有台湾一省和澎湖、金门、马祖以及东山、南沙群岛等几百个岛屿,虽说在制度上要有中央和地方的区别,但是在工作业务上,实可以化繁为简,我当时的意思,行政院长可以兼任台湾省政府的主席,内政、财政、教育、经济各部部长,也就可以兼任台湾省的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各厅
厅长?。这种将中央政权实质地方化的构想本质上就是对国民党当局的一种本土化改造。只不过,蒋介石最终迫于形势改变、对外关系发展需要,放弃了这一构想。
 国民党的本土化真正实施是在蒋经国执政时期。蒋经国执政后期,出于维护统治等需要,通过推行催台青等政策吸收台湾本省菁英,正式迈开国民党本土化的步子。自此,国民党的本土化的进程一发不可收拾。到李登辉时期,国民党的党员构成、领导层、组织结构乃至于政治主张都已本土化?。此后,虽历经连战、吴伯雄、马英九等几任不同省籍背景的党主席,但国民党本土化的进程不可阻挡。根据大陆学者总结,国民党的本土化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蒋经国大力提拔本省籍菁英时期(1972-1988年)、李登辉将本土化异化为台独化时期(1988-2000年)、连战全力摒넊韫x独化路线时期(2000-2005年)、马英九意图提出新本土论述时期(2005年至今)?。马英九之后,国民党的本土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回顾国民党本土化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国民党本土化是被历史的车轮一步步推著往前走,始终跟随回应现实、稳固执政、争取选票的方向标往前移动。蒋介石掌权时期,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梦尚未中断,并且尚有多重大中国外衣可以遮蔽,即使不实行本土化、地方化也尚能维持国民党在台统治的正当性。但是进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海两岸、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两岸军事对比的天平在大陆原子弹研制成功后逐渐朝大陆倾斜。美国、日本相继与国民党当局断交,并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席位,将国民党当
局驱逐。这一记记现实政治的重拳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攻复国的大梦的可能性、重新审视国民党与台湾本土的关系。再加上,随着台湾经济形势变化,经济腾飞伴随而来的台湾本省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也迫使国民党当权者再也无法回避政治本土化与民主化的问题。这种重新审视在蒋经国手中逐渐完成。蒋经国首先从权力分配着手,大力提拔本省籍菁英,逐渐改变了外省籍菁英垄断台当局党政大权的现象,实现了权力格局的本土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国民党虽仍坚持一个中国、追求统一的理念,但建设台湾、再造中华、植根台湾、放眼大陆等口号的提出,显示
国民党意识形态的本土化步子已经迈出。
 而到了李登辉时期,国民党本土化更是全面推行,并朝台独化的方向变质、异化。在此期间,不仅国民党权力格局的本土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民党十三大上普通党员、党代表的省籍结构比例由外省人占多数转变为台湾本省籍占多数,意识形态的本土化更是达到空前程度。除了继续强调台湾主体性意识与扎根台湾、经营台湾等本土意识之外,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更是幻化出台独意识,衍生台湾生命共同体、新台湾人主义、特殊两国论等台独谬论。
 2000年国民党在台首度丢掉政权、连战接任党主席之后,国民党中央开始全力摒弃李的台独化本土路线,强调国民党应做一个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政党,本土化既不是去中国化,也不是台独化?。但在台湾政治大潮中还是难逃本土化的命运。以外省人为主、政治理念偏统的新党与亲民党相继从国民党分裂出走,更是逐步淡化了国民党的外省籍政党色彩,抽空了国民党的追求统一理念。经过历史的淘洗,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此时的国民党虽仍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这个一个中国政策已与两蒋时期的一个中国政策有所区别,所坚持的中华民国意涵也与뀊k台之初发生了显著变化,党内出现的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等论述便是明显象征。2005年6月举行的国民党第十七届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中对党章的修改更被视为国民党迈向本土化的里程碑?,国民党不但首次将台湾写入党章,更是在党员目标条次中删除统一字眼,显示国民党的政党属性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
 2005年7月,外省籍背景的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的本土化进程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因政治需要与马英九个人的外省人原罪意识进一步加速,尤其是意识形态的本土化更为明显。尽管马英九个人的大中国情怀毋庸置疑,但在台湾日益本土化的政治环境中,不统、不独、不武、实质维持现状最终成为国民党大陆政策主调,台湾人选台湾人、台湾前途由台湾人决定、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等概念开始成为国民党人的基本理念。如此种种变化,显示国民党的本土化已经快到突破的临界点。不过,这股本土化趋势在外省背景、理念被认为偏统的洪秀柱上台后有了一次딊u暂停顿。洪秀柱执掌国民党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提出一中同表、深化九二共识、洽签两岸和平协议、要敢于讲终极统一等政策主张,一定程度减缓了国民党本土化的步伐。但是历史给洪秀柱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党主席之位,是一个丧失了追求统一灵魂的国民党,即使洪秀柱满腔抱负要将国民党往兼顾本土,不忘统一之路上引,但这种努力在洪连任失败后戛然而止。
 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迎来又一次重大转折
 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趋势经过一系列变化的累积,在2017年迎来又一次历史关键节点。最终选举结果显示,多数国民党员选择了政治实力更为强大的本土派、维持现状派、浅蓝派代表吴敦义,而放弃了非本土派、偏统派、深蓝派的代表洪秀柱。选举落幕之后,各界从不同角度解读选举结果的政治意涵。笔者认为,吴胜洪败的结果不仅代表当前多数国民党员对吴敦义政治实力的看好与寄托,同时也代表多数党员对吴敦义所代表的本土与浅蓝的路线的认同与支持。此次选举前后所出现的多重结构性因素变化更表明了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完成了一次新的历史转轨。这种转轨
从三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是党员结构的浅蓝化。从省籍结构观察,国民党党员结构的本土化早在李登辉时期就已完成,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代表、中常委,台湾本省籍的比例均已超过外省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光谱看,深蓝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党内权力分配具有关键影响。每次党主席选举都存在的得黄复兴者得天下声音,说明由外省、深蓝背景、投票热情较高的退伍军人组成的黄复兴党部对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结果具有关键影响。但是2017年举行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党员结构出现重大改变。在各候选人纷纷号召新党员加入的情况下,截至2017年4月7日,国民党党员总人数为949027人
,具投票权的党员人数为465084人?。新增的13万多具投票权的党员中,约12.5万人为一般党员,黄复兴党部党员仅增加1.8万人?,黄复兴党员在党主席选举中的比例由上届的约1/3下降到1/4,显示黄复兴党部党员在党主席选举中的比重被稀释,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力大幅降低。这一结构变化说明国民党党员结构浅蓝化完成,党主席选举主导力量已由深蓝的黄复兴党员转变为浅蓝的一般本土党员。
??
 二是党务运作的地方化。国民党权力运作体系的本土化有多个面向,其中最为显著的标志是地方党部主委遴选任命方式的变化。国民党逃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民党中央依靠威权体制、庞大的党产与丰富的行政资源,牢牢掌控地方党部与地方派系。地方党部主委大多数时间扮演党主席在地方第一线的耳目角色,发挥协调派系政治资源、派发选举利益等功能。即使在2000年国民党在台湾首次下台,国民党仍依靠着对地方党公职桩脚与农渔会系统的掌控,以及党产的分配,继续控制着地方党部。不过,随着台湾地方政治生态的显著改变,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党部的关系出现
新的变化。早在马英九担任党主席期间,党内就曾多次出现要求党部主委直选的声音,马英九还一度将此议题当作参选党主席的政见,但碍于党内对一旦直选,地方党部将派系化的担忧,有关这一议题的提案仅停留在研议阶段,未能落地实施。2016年国民党在台再次丢掉政权后,党内外的政治形势再次出现剧烈变动。在民进党当局全力追杀下,国民党庞大的党产被冻结,面临充公的命运。丧失了党产的党中央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给地方党部挹注资源。地方党部不仅享受不到党中央以往挹注的大量奶水,反而要承担为党中央募款功能。2016年9月4日,国民党全代会在多数党代
表与中央委员支持下通过党章第26条修改案,将地方党部主委的产生方式由过去的党中央直接任命调整为由地方党员直选。同时规定,党章修订一年内实施完毕。国民党这一党务运作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继2000年实施党员直选党主席后的第二次重大党务变革,标志着国民党党务运作体系地方化迈出实质一步,并预示国民党政党文化、地方政治生态等将发生新的转变。未来不仅国民党与台湾地方连结的程度更深,而且党中央与地方党部的关系将出现新的变化,地方党部很可能不再是党中央的直营店,而朝加盟店方向转型。
 三是意识形态的本土化。国民党意识形态的本土化从蒋经国时期开始,历经李登辉、连战、吴伯雄、马英九、朱立伦等党主席时期而逐渐深化。尽管洪秀柱担任党主席后,试图减缓甚至扭转这种趋势,将国民党拉回到认同本土、兼顾大陆的道路,但是2017年党主席选举本土派、浅蓝派代表吴敦义胜选的结果,标志着国民党意识形态本土化之路已经不会回头。从吴敦义一贯的大陆政策主张及其政治背景来看,未来国民党政党信念的台湾化、政党目标的避统化、中华民国的台湾化、两岸定位的维持现状化、台湾前途的自决化等方向难以扭转。国民党在一个完全出身本土的党主
席带领下,意识形态已经很难回到支持统一、促进统一的状态。在大中国情怀上,吴敦义即使出于民族血缘关系,坚持认同中华民族与炎黄子孙身份,但对中国的情结、对中国人的认同已不可能与马英九、洪秀柱等外省籍党主席同日而语。
??
 当然,国民党意识形态的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台独化。依目前形势看,国民党尽管为了贴近本土,对意识形态进行了一定程度调整,但是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反对台独三大论述为支柱的大陆政策路线暂时不会改变。首先,会继续认同九二共识。当前台湾多数民众支持九二共识,而且九二共识在过去多场选战中都被证实是国民党最大优势。所以无论基于何种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国民党仍会坚持九二共识。其次,会突出强调一中各表。国民党为了争取台湾民众认同,在九二共识后面增添一个各表尾巴。马英九时期如此,未来的吴敦义时期更会如此。只不过,过去马英九讲各
表主要是讲给台湾民众听,在与大陆的直接互动中并没有刻意凸显;但如今吴敦义在首次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互动中便搬出所谓原汁原味版本的一中各表,显示国民党未来对各表的在意程度会更高。不过,最新一期《亚洲周刊》刊登的对吴敦义的专访中,吴明确表示他所主张的一中各表不会表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延续了马时期的基本政策,显示其各表与民进党的台独还是有实质区别。第三,不会放弃反对台独。在台湾多数民众对台独抱有强烈担忧与疑虑的政治环境中,反独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最明显的区隔,是国民党争取蓝营及中间选民最有利的武器。未来国民党不管是
为了政治理想,还是政治利益,反独的立场都不太可能松动。
 地方化、本土化是国民党在台发展的自然结果
 国民党的地方化与本土化是台湾政治环境演变的自然产物,也是国民党未来在台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民党今后只要不甘沦为永久在野党,企图争取政执政,就不能不顺应台湾本土化的政治环境,彻底走向本土化?。从政党变革的内外部因素看,无论是台湾外政治现实环境的改变,还是国民党自身政党目标的调整,或是国民党领导者、领导群体的世代变迁,都促使国民党不得不朝地方化、本土化方向发展。
 (一)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是台湾地区内外政治环境变化的客观产物
 政党变革理论认为,政党变革在原则上是领袖变动、党内主导集团的变化以及外部刺激的结果,其中外部发展环境的刺激往往会成为最终导致变化的重要催化剂?。就国民党在台发展演变而言,台湾、两岸乃至国际政治环境的变迁对国民党的地方化与本土化具有重大影响。
??
 一是台湾政治体制的变迁深刻影响国民党的地方化、本土化。导致政党发生变革的外部刺激包括重要的宪政改革、公共资助、重要的新政党诞生、选票比例与政党席位的变化?等等。翻开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的历史篇章,台湾政治体制每一次重大历史变革都深深影响着国民党意识形态与组织体系的变迁,成为国民党由全国性政党向地方性政党转型的重要催化剂。1980年5月14日基于台湾本土的《选罢法》正式公布实施、1986年9月28日反对党民主进步党的诞生、1987年7月15日国民党当局在台维持38年之久戒严体制解除、2000年3月18日国民党首次丢掉台当局政权、2016年1
月16日国民党首次丢掉立法院第一大党的宝座,每一次台湾政治发展的重大变动都给国民党造成强烈冲击。一次次冲击之下,长期以中央政府自居的国民党政权不得不面对现实,推动台湾政治体制、选举制度的地方化改造,并在这种改造当中实现自身由全国性政党向地区性政党的转型?。在一党专制时期,国民党尚能通过独裁统治抗拒本土化,但在竞争性选举制度实行、权力市场化之后,国民党在新的政治结构以及台湾本省人占绝对优势的人口结构下已经难以阻挡本土化。
 二是两岸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迫使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地方化、本土化。国民党逐鹿中原理想的丧失、偏安台湾心态的产生,与两岸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昔日反攻复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历史抱负在海峡两岸与国际政治环境变化的现实面前成了历史笑话,当台湾政治的本土化及其形塑的两岸两国的定位、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台湾前途由台湾人决定、台湾人选台湾人、台湾主体性、守护台湾主权这些概念已经被台湾社会或者说被多数台湾民众所接受,国民党为了适应新的政治现实,只好被迫对意识形态、组织体系等进行新的调整。当国民党认识
到统一中国已成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又不甘心被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时,它只好选择立足台湾、经营台湾、扎根台湾、偏安台湾。
 三是选举竞争的压力促使国民党的组织体系进行本土化、地方化改造。根据政党变革理论,选举场所交换意义上的选举失败与选举情况恶化是外部挑战的经典形势,对政党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选举竞争中的多次失败经历,均给其发展造成强大压力。距今最近的一次选举失败经历,更成为国民党组织体系本土化加速进行的催化剂。2016年两项选举,民进党首次全面执政。民进党上台后,加紧利用不当党产条例等立法手段对国民党展开政治追杀,将国民党赖以生存的党产悉数冻结。严酷的政治环境之下,国民党经费募集体系被迫实施变革。2016年11月9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党公职人员募款责任额制度。该制度实施后,国民党所有党公职分为26个类别,上至党主席,下至乡镇市代表会副主席、乡镇市长及地方区党部主委,各有不同责任额度。募款制度的变化牵动着党务运作体系的转变。权力与责任的变动也倒逼着国民党组织体系不得不由以往中央主导地方、指挥地方的由上而下运作体系朝中央结合地方、地方推动中央的由下而上的选举机器运作模式演进。
 (二)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是赢得台湾地区政权政治目标的现实需要
 从政党目标变化角度观察,国民党地方化与本土化既是台湾政治变化的产物,也是国民党自身政党目标调适的结果。纵观国民党在台发展的近70年历史,其政党目标不断变化。逃台之初,国民党的政党目标应当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维护三民主义,政权层面的反攻复国与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其中,为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辩护应当是国民党在台生存发展的首要目标。但随着台湾外政治环境变化,尤其是在台湾逐渐实现民主化、开放竞争性选举之后,国民党的首要目标已经悄然改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首要目标由为理念辩护转向争取选票最大化。在选举政治的环境中,国民党的首要目标已经不再是为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辩护,而是转变为争取选票最大化、实现在台执政。国民党已经不再是理念辩护型政党,而转变为选票最大化型政党。目前,国民党的党纲虽仍载明坚持三民主义,但已变成虚幻的政治象征,在选票为王的环境中,理念已成争取选票的工具之一。理念如果有利于争取选票,或许会被重新提起,但一旦理念与选票最大化的首要目标相冲突,国民党的选择会是放弃理念、向选票看齐。而在维护政党利益与民族利益面前,国民党的优先选择也已经不再是民
族利益,而是政党利益?。认识到国民党这种政党目标的变化,为什么国民党已经不再敢于坚持主张两岸统一、为什么洪秀柱的主张无法得到大多数国民党员认同等疑问统统就不难解释。因为,国家统一虽事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但国民党已经自认为喊统一在台湾没有市场,对其争取选票的政党利益没有好处,所以面对民族利益与政党利益的选择,大多数国民党人会选择现实政党利益优先,在台生存优先。
 二是政权目标由追求全中国执政转向偏安台湾。从国民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追求政权始终是重要的政党目标之一。即使在国民党独裁统治期间,国民党当权者首要考虑的也是如何稳固执政,避免垮台。只不过随着外在环境与内部权力结构的变迁,国民党的政权目标已经完成了地方化的蜕变。政权目标地方化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组织体系只好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为这一目标服务。
 (三)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离不开领导者与主导集团的推波助澜
 政党变革理论认为,内部因素(包括主导联盟即领导集团的变化)可能是变化的直接原因,选举失利并不能够构成变革的必要或者充分条件,还必须结合考察组织行动者的因素,无论是环境的还是内部的冲击都可能产生重要的变革刺激,但是决定突变最终会否发生,还取决于政党的行动者是否允许或促成他们这样?。国民党本土化进程中,历任党主席与党内主导派系的推波助澜绝对是最直接原因。国民党本土化的起步,如果没有蒋经国开明的政治思想,很可能像蒋介石当年一样停留在构想阶段。蒋经国去世时,如果历史能够选择以李焕等为主的非主流派,而不是以李登辉갊升D的主流派,国民党本土化的台独异化或许不会这么快发生。而在2017年5月20日举行的党主席选举中,如果以洪秀柱为代表的深蓝势力能够获胜,继续掌控国民党中央,国民党本土化的步伐或许还有机会减缓。因此,在国民党地方化与本土化的进程中,历任国民党主席与主导派系对外部刺激做出的不同反应,对政党实现目标进行的不同重估,都深刻影响着国民党本土化的方向与速度。
??
 大陆该如何应对国民党地方化、本土化后的台湾政局
 国民党本土化的持续推进深刻改变了台湾地区的政治结构,也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国民党完成本土化、蜕变为台湾地区型政党之后,台湾政坛极有可能出现民进党与国民党两个本土政党轮流执政的新局面。对此,大陆应有清醒认识,未来对台工作中一方面需要继续争取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所有台湾政党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反对台独的友好力量,更重要的是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始终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与国家统一的主导权。
 第一,大陆可以不反对国民党本土化,但绝不容许台独化。顺应本土化的政治环境,是所有政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哪怕将来有一天中国共产党在台执政,也须顺应台湾本土民情。个人认为,一个回不了大陆、只能蜗居台湾的国民党,为了取得台湾民众的支持,为了拿到台湾地区政权,拥抱本土、扎根台湾、实施本土化变革是正常的选择。大陆各界对此应有客观认识与心理准备。只不过,大陆方面对国民党本土化的演变方向决不能听之任之。大陆方面应该向新的国民党中央传达明确信号,国民党的本土化不能走错方向。一是国民党绝不能台独化。国民党可以顾及台湾民
众的主体性意识,但不能像民进党一样将其扭曲为台独意识、分离意识、自决意识,不能成天煽动反中、仇中民意,不能搞去中国化。国民党可以强调台湾本土,宣示台湾米、台湾水、台湾文化等地域属性,但不能附和民进党等台独势力将台湾从一个地理名词表达为具有国家意涵的政治名词。否则,这个新的国民党与民进党、时代力量等台独政党没有区别,一样会成为大陆13亿人民反对的对象,一样会成为大陆对台部门打击、遏制的对象。二是国民党应求同存异、求同化异,而不应显异避同。对于国共两党在政治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国民党应多强调一点双方的共同点,少凸
显一些双方的分歧与差异。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国民党应坚持两岸同属一中内涵,不应过分强调各自表述。只要国民党本土化能坚持正确方向,不走台独化的歪路、邪路,大陆方面会继续把国民党当作友好交往、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同盟力量,会继续实施蓝绿有别的差异化政策。
??
 第二,中国的统一进程不寄希望于别人,不会在任何台湾政党身上押宝。面对台海形势的发展变化,大陆在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政策。但是当台湾当局不再坚持统一理念甚至搞台独时,当过去的反独促统力量国民党已丧失统一理想、只能当反独盟友当不了促统盟友时,当多数台湾民众只愿维持现状而抗拒统一时,寄希望于台湾当局与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均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而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适时提出了新的政策论述。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屋
建瓴地指出,决定台湾问题最终走向的根本因素在于大陆自身发展,从根本上回答了台湾问题的解决靠谁的问题。这一论述的提出,意味着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将寄希望于自身,最终要靠的是祖国大陆自身的发展,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全中国13亿人民的共同力量。因此,面对不再与我们有统一中国共同目标的国民党,面对两个本土政党轮流执政后的台湾政局,大陆方面更多要靠的是自己的实力,靠的是自己的策略。大陆方面深知,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自身实力发展,当我们的综合国力逐渐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之时,让美国掂量收益与成
本后决定放弃台湾之时,台湾问题自然将迎刃而解。在今后的对台工作中,大陆方面只要把愿意跟我们走的人照顾很好,把不愿意跟我们走的人逼到墙角,坚定不移地贯彻遏独、促融的战略,然后再根据台湾当前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建立新的统一论述,让更多台湾同胞认识到统一对台湾、对台湾多数人都是有利的,这样台湾问题的解决自然会累积越来越多的有利因素。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次结局都是这出戏新情节的开始。国民党在台发展的近70年历史及其本土化发展的30多年历史虽已告一段落,但目前看这并不是终点。国民党意识形态、组织体系的本土化虽已基本完成,但深化过程或许还会出现新的扰动。不过,在大陆看来,未来不管国民党的本土化如何深化,这本土化的经不能唱歪。国民党不仅不能重走李登辉时期台独化的老路、邪路,而且应该负责任地带领蓝营支持者与台湾民众,认清两岸关系及国际政治现实,在台湾回归中国的必然道路上尽可能为台湾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注释
 ?《行政革新的要旨》,收入《总统蒋公思想言论集》卷二十八,P575,见中正文教基金会网站,HTTP://www.ccfd.org.tw.
 ??王升:《从历史的视角看民进党全面执政》,全国台湾研究会201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年6月湖州。
 ??曾润梅:《国民党一步步走向台湾本土化》,《世界知识》2007年第15期。
 ?苏耿聪:《国民党加速本土化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详见中国国民党官方网站,http://www.kmt.org.tw。
 ?《国民党员暴增13万党魁决战这5都》,《联合晚报》2017年4月6日。
 ????〔美〕罗伯特.哈默尔、肯尼斯.琼达:《一种政党理论:政党目标和政党变革的整合》,参见《政党比较研究资料》,荣敬本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P223、230、227。
 ?黄嘉树、程瑞:《台湾选举研究》,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P24。
 ?明庭权、薛亚梅:《新时期中国国民党大陆政策的特征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阎光涛编)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7&docid=10428328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