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cCain (长发马尾控)
2017-08-09 23:03:35※ 引述《yoyodiy (废文心得文大师)》之铭言:
: 我来说明一下好了啦
: 我70年代中的考生
: 文组录取率约26% 理组约34%
: 在当年 国立学校少 私立学校多 且招生班级数和系组都远少于现在
国立大学的招生人数应该没增加太多
多出来的是许多学院 专科升级成大学的学校
: 以私立前做录取为中位 不能完整呈现 事实上私立前能排在10%左右
: 但要说当年东吴能上现在政大还是太唬烂
: 大概就成大边缘系或四中吧
我的年代 社会组报名人数约80000多
我当时是一万三千多名 已经是吊车尾了
当时的文组 录取率大概是两成左右
自然组大约四万多人报名 印象中录取率约四成
今年有出现很多缺额的那些学校 如道德国真远等
当时都还没成立大学部
作者:
ZNDL (颓废之风)
2017-08-09 23:04:00文组吊车尾 ㄏㄏ
作者:
conbanwa (å±å±å±±çš„奶彈洨妹)
2017-08-09 23:04:00文组吊车尾 ㄏㄏ
作者:
BAITER (晴)
2017-08-09 23:05:00别笑 原po的时代 文组吊车尾都还有3万工作可干 现在...XD
作者: Mellissa 2017-08-09 23:09:00
联考时代没科大啊 哪像现在科大生也在说大学僧
楼主:
McCain (长发马尾控)
2017-08-09 23:11:00我当初好歹赢了六万多个考生阿
作者: Mellissa 2017-08-09 23:11:00
联考最传奇学校应该是元智 从中华工学院等级爬到中原上
作者: Mellissa 2017-08-09 23:12:00
花不到10年时间 大叶亚洲朝阳那些都差远
作者:
yoyodiy (废文心得文大师)
2017-08-09 23:14:00我6000多名 念淡江
作者:
cycutom (cycutom)
2017-08-09 23:15:00元智工学院时代,水准就不算差啊。只是科系没多到成大学元智创校时就用比业界水准多一万5的薪资招教授,然后还提供员工连同家庭一起住的新大楼公寓。招了很多大咖很多元智的教授都是把自已名下的房子租人,自已跟家人住学校提供的大楼公寓。
楼主:
McCain (长发马尾控)
2017-08-09 23:39:00我家有长辈当过元智的教授 月薪超过12万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