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完整新闻标题:
车辆安全只能靠消费者“活体验证”? 交部:已检讨新法规
3.完整新闻内文:
2017-07-22 22:52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阳明山仰德大道近日发生水泥车失控追撞22车的重大意外,有网
路作家为此发文感慨,台湾“根本没有一个检讨并研究现行车种交通安全的专职单位”,
不过,交通部今为此澄清,强调上月有请财团法人车辆安全审验中心召开会议,对推动
NCAP新车安全评价制度获初步共识,近日也已陆续开会讨论新碰撞法规。
网名赛芭的黄绍博近日在“商周财富网”撰文指出,台湾时常可见死亡车祸案例,但不管
是被撞还是不慎撞到其他车辆或异物,都常因安全气囊或安全带不够好酿成悲剧。他在文
中提到,常听许多业代声称“两气囊就够了”,但在车辆撞击时,人头还是可能会撞A柱
或是车窗,仍会引发致命危险;至于两点式安全带,更是会造成腹腔内脏破裂,虽然目前
已经有更高级的预缩式安全带,但国产车有配备的也没几台。
他在文中也指出,只靠多数驾驶好好开车是不够的,他认为,政府除了应提高大型车的保
养检修规范,加重业者罚则与连带责任,也应该提升消费者对于安全的价值观,才能全面
提升交通安全,但相较于国外有NCAP会做研究替消费者把关,台湾消费者却只能一直靠“
活体试验”,主管机关似乎也毫不在乎。
《苹果日报》报导,交通部今天表示,针对社会各界持续关心国内车辆安全议题,并建议
交通部成立台湾的新车安全评价制度T-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NCAP),交
通部在委请财团法人车辆安全审验中心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界意见后,目前已在审慎评估建
立T-NCAP之可行作法,也已责请车安中心7月19日讨论 “后方碰撞(火灾防止)”检测基
准草案,同时在8月上旬讨论“前方全宽碰撞”检测基准草案,完成讨论后,将依法制程
序发布实施,届时车体结构和气囊数要求将会更高更多。交通部强调并非不在乎,而是早
已一直持续在作业。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oo.gl/3kdBu4
5.备注:
最近一个全家大小几乎团灭的新闻让我想起了这个旧新闻,大家都忙着鞭三宝,
但我觉得应该要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因此稍微肉搜了一下:
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董事长 刘兴台同时也是中华汽车总经理,
总经理 黄隆洲也是以前类似的背景出身
关于车辆安全审议中心
记得在蝶恋花游览车事件,两个高阶负责人还说了一些干话:
执行长周维果:“尽管台湾已订出全球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及法规,但是再好的车,也需
要安全地驾驶。”
副处长吴湘平:“如果好好开,就算是车身是纸糊的,也不会有事;
如果不好好开,可能是打瞌睡或是不注意,就算是装甲车也会解体。”
唉!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