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nGu (温菊)》之铭言:
: 认真问
: 小鲁一直以来用的都是平价耳机,100~300块之间,就听得身心愉悦,耳蜗外翻的程度
: 前阵子偶然到诚品逛逛,看到展柜上放著好几支高级耳机,妈呀一支要价三千多元
: 重要的是可以试用
: 上面没有耳屎,有也是隐形的,太好了,于是我迫不期待地去体验一下高级货
: 插了(手机),放了(音乐),实际听下来却感觉没有特别突出
: 黯然神伤下,不禁疑惑到底高级耳机是贵在哪呢??
: 材质吗??品牌吗??
: 有请各位金城武解惑
认真回一下。
除了少数特殊材质的耳机,一般物料成本都满低的;
敢卖那么贵则在于设计知识,
知道怎么设计物理结构跟电性表现,
就是一门know-how,也是品牌特色所在。
有一些科学量测标准来评断耳机或音响的好坏。
1.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总谐波失真
因为耳机的震膜不可能是完美的,
所以譬如输入1KHz的声音讯号,
会额外产生倍数频率的谐波声音。
(就像不同乐器弹出同样的音,音色会不同,
正是因为谐波组成不同。)
好的耳机可能THD很低,让声音表现更接近原本录音内容。
相反的,普通的耳机设计可能不在意THD,
所以听起来就比较糊。
THD也有可能是刻意不降低的,
各个品牌的调音可能刻意注重特定谐波,
让调性或音色有自己的特色。
2.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IMD) 交互调变失真
相对于THD是评价耳机在单一频率的失真,
IMD是指两个不同频率同时出现时,耳机产生的失真。
这量测某种程度上,就是解释发烧友所谓的解析力。
当不同频段的乐器出现,
耳机表现会是一团糊,还是能清楚分辨不同乐器。
好的耳机就是能在爵士鼓冻滋冻滋时,
歌手的歌声还是清晰嘹亮,而不会被盖掉。
3. Transient Response 暂态反应
这是指时间上,突然出现一个声音再关闭后,
耳机震膜的振动不会马上停止,而是有残响再慢慢停止。
这能解释发烧友所谓的动态表现,
上一秒的音乐影响下一秒音乐的情况。
好的耳机能让声响收得很漂亮,不拖泥带水。
通常耳机的规格不会有这些资讯,
所以很难从规格判定好坏。
而这些资讯在媒体上也不一定受重视,
只能从评测者主观描述的文字里去感受。
一方面是测试需要很精准昂贵的设备,
另一方面是很难全面性测试。
好比THD常常用1KHz去量测,
但人耳能接受的频率是20 ~ 20KHz,
全部测量的资讯量也太大,很难呈现跟定夺。
这些量测标准不只适用于声音领域的耳机,
手机本身的电路表现也能依此评价。
所以即使耳机再好,手机电路本身差的话,
也无法发挥全力。
手机电路通常设计要求是求省电,
所以很难出现吃电夸张的高音质设计。
这也就是为什么讲究的玩家,
会再让手机接外部USB DAC与耳机扩大机,
甚至不用手机听音乐。
最后,评测的音乐影响也很大。
假使听的音乐是纯钢琴演奏,
自然不会踩到耳机的表现极限。
如果是编制庞大的交响乐,
又或是强调失真效果的重金属摇滚,
比较能明显区分耳机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