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题在板上其实一阵子就会被拿出来讨论
但这种新闻每次都只是发爽的也没下文
大概看了一下原讨论串的问题
1.不用再复杂计算实际单价
2.实坪制后的房屋单价再灌上去就好
3.实价登录反应的单价并不准
4.实坪制后的单价最好还卖的上去
5.早期本来就是实坪制
1.不用再复杂计算实际单价
这说法是正确的
实坪制后可以只看房屋主建物+附属建物的空间
有没有符合自己使用,以及价位自己是不是可以接受
其他的公设自己愿不愿意多花点钱购买
(其实现在也可以,就是自己要再稍微算一下而已)
2.实坪制后的房屋单价再灌上去就好
这说法也是正确的
一块土地可以创造多少主建物、附属建物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一块土地多少成本可以创造多少利润
以建筑法规、各市政府规范里来看,就是固定的
多出来的公设不能登记后,代表可销售面积减少
假设50坪土地可以盖180坪(含公设建物)
建设公司土地买1亿,营建费用3000万
此建物成本就至少1亿3000万
这样建设公司至少要卖72W/P
假设实坪制后不含公设坪数变成122坪,但建筑成本不变
这样建设公司至少要卖106W/P
这并不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
是很基本的成本与售价的问题
3.实价登录反应的单价并不准
这说法也是正确的
除了公设之外
实价登录还会把车位坪数跟价钱加进去算
所以以现行的登录模式来看,就算实坪制了也不会准
4.实坪制后的单价最好还卖的上去
其实没意外的话真的卖的上去
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看的单价高低问题
其实是比较出来的,并不是真的问题
如果一样含公设你突然从70万卖到100万
当然卖不上去,这最重要的是总价的负担问题
如果总价不变,只是单价改变
一样会是相同的族群去负担相同的产品,这并不会改变什么
银行不会因为你单价突然从含公设的70万,变成不含公设的100万
就会突然间不借你钱了
买房子本来就是;银行认定行情-市场行情-购屋人还款能力的问题
绝对不是单价问题
5.早期本来就是实坪制
这也是错的
早期公寓楼梯间其实也一起卖你了
我们的说法大概是主建物内含楼梯间
那感觉大概就是公设都被划在主建物里没切割掉
然后建商一起卖你而已
大GUY4这样吧
反正大家看看就好
这不会真的实行,至少近十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