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新闻] 陆蝴蝶兰出口美国 成台湾竞争对手

楼主: lain2002 (lunca)   2017-07-16 07:34:50
两位的文章都很珍贵
只是观看的立场不同
所以侧重的方向有所差异
例如树皮介质的部份
K大说的是前端培育的成本现实
而Ga大指的是后端运输的方面吧
看起来主要的关键是
台湾没有能生产高阶介质的厂商?
或者说是台湾需求量不够大
无法养出能量产便宜介质的厂吧 ?
这应该是产业丛聚的问题了
台GG优势不只是内部生产技术
另个重点是依靠台湾已有的机械水平
设备更换时能快速调度到合适的备品
机械、原料、控制技术都有一定水平
才能支撑其生产所需
在印度曾碰过设备问题
结果最近的供应商离我500km远
等了4天送来的还没办法用…
K大还有提到中国补助大苗出口
如果是“只补助”已长成大苗的种苗
猜测应该就是想把大苗以前的制程产业
留在自己国家、等量够大形成丛聚
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这一点真的不是业界不愿努力
毕竟厂商是要赚钱的
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
另一个问题是
种苗到开花的品管技术
Ga大想说的应该是培育种苗的业者
跟接手开花的兰园之间的沟通问题了
原文也有提到
欧洲大厂敢补贴开花失败的前提是
要照我的SOP来种
也说明培育种苗的时候
已经把未来接手开花时的变量考虑进来了
在全球化分工产业链的时代
很多时候问题不见得会发生在自己厂内
跟下游或下下游间的教育或回馈很重要
这点应该是能加强的部分
作者: xjp004123 (超级儿)   2017-07-16 07:41:00
分类啦
作者: markmark900 (markmark900)   2017-07-16 07:54:00
说得好,不用理楼上8+9推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