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同、厌女,是左蠢、甲、伪女权在异性恋男性身上贴的标签
只要你不支持同婚,不无条件支持同性恋的任何作为,你就是“恐”同
只要你不支持女性的某些作为,不能全然对女性无条件支持与付出,你就是“厌”女
问题来了
标签贴得很吸睛
可是被贴标签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恐”“同”,更没有“厌”“女”
就只是不支持,精准的说是不赞成某些人的某些行为
贴这标签,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了塑造自身的被害感,并栽赃不支持者不理性吗?
说实说,厌女这个词,在某位伪女权人士讲出来前,乃公真的没听过
足见这是伪女权人士的发明
恐同的现象,乃公也没看过,反同人士倒是有看过
不过他们是反同厌同,不是恐同啊
讨厌和恐惧是差很多的,有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应该分得出来才对
为何又一下恐一下厌呢?为何又自称被恐被厌呢?
为何不能就事论事呢?
一整个奇妙的心理
为何
恐同不说厌同?厌女不说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