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中国有四大发明物理化学却被洋人海放

楼主: jfsu (水精灵)   2017-07-05 19:23:12
※ 引述《cjol (勤朴)》之铭言:
: 牛顿出生时 中国还在那四书五经嘻嘻哈哈
: 天工开物跟梦溪笔谈只是技术
: 讲到科学理论 中国不配给洋人提鞋
: 阿古代中国不是很威
: 四大发明不是很强
: 一堆科举翰林探花状元三小的
: 读书考试很行 为何讲到物理跟化学
: 中国人在洋人面前就无能为力?
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在一定意义是可说是科技实力的挨打史!
在15世纪左右,中国的发明可是屌打全世界。科技实力等级差不多是你(外国)还在
三等,对面(中国)已经满装18等拆到你家主堡那样的远。
到了近代,西方科学开始萌芽,之后有了工业革命,科技实力顿时一日千里。还在
原地打转的中国不禁要问:科学革命为何跟中国无缘?
近代科学的源在头在古希腊,以探索世界而发展出的自然哲学;中国先秦时的百家
争鸣可是跟古希腊的哲人平起平坐,好多古希腊说火、水、土、气...中国则是阴阳
八卦五行...。
虽然自然哲学相近,但发展却完全不同
    ┌理论化→逻辑系统结合实验→自然科学理论
自然哲学┤
└抽象化→结合政治、伦理与道德→ 政治伦理哲学→奴化与洗脑
西方走的是上方,中国则是下方,两条截然不同的科技树。
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政治伦理一支独秀,最接近自然哲学
的墨家根本连发展都别说了,只能帮一个小小的梁城守城。
再者,中国古代科学非常重视实用性,唱歌跳舞加功夫有搞头才做。人家古希腊还会
为理论而理论!这点在中国四大发明可以看得出来端倪。强调实用性会局限自身的发展
因为一旦没有实用需求,就准备say拜拜~。
好比天文学,每个朝代都只是在修正前朝的观测的数据或是去说明帝王封建制度,
算术则根本是在算练习题,农学更不用讲,唯一比较特别的是中医,至少有一本
‘黄帝内经’作为理论基础,一直指导著中医,加上医学也深具实用性,
一直与西医分庭抗礼。
西方天文学出了一个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中国也有一位神人,名字叫
郭守敬,被称为中国的第谷;(实际上,论出生时间,第谷应该要被称为西方的郭守敬)
他们都是以有着极为精确的天文观察资料闻名于世。之后西方又出了一个克卜勒,
从第谷观星的庞大数据中,推出了行星三大定律,被称为“天空的立法者”,很可惜,
中国并没有这样一个人...。
中国的科学在初期就已经远离理论基楚,只凭著经验来选择科学研究的方向,到最后,
四分五裂,形成没有理论系统的知识体系,而西方的牛顿却把天上与地下的理论
统一起来。
毕竟,中国科学走的是实用价值观与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是相同的,更是与儒家的
世俗哲学相呼应。古老的传统与封建制度,加上儒家对于科技始终采取轻视的态度,
造成了科技无法在中国有一定的地位。
虽然如此,但儒家也不敌视科学与技术,这反而就让科学与技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科学家可以进行研究,可以搞发明,但无法放开手脚,得不到推广与应用;可以探讨
自然,但不能悖离伦理纲常,到最后,这些有志于科学的学者就像是薛丁格的猫
作者: lianginptt (我要发了)   2017-07-05 19:24:00
抢推新鲜水精灵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7-07-05 19:26:00
作者: wuke (兽巨人是艾伦他哥)   2017-07-05 19:27:00
朝圣
作者: Lowrider (孤独患者....)   2017-07-05 19:27:00
因为后来中国人常常玩假的
作者: Wtaa (窝塔)   2017-07-05 19:27:00
请问14世纪的科技差别具体是差在哪里呢
作者: qq204 (好想放假...)   2017-07-05 19:29:00
现在也是讲究实用性阿...
作者: ZXCWS (两分铜币)   2017-07-05 19:30:00
古代 科技或许东西方各有千秋 但是科学绝对是西方屌打东方中国古代 只有科技 没啥科学
作者: blackone979 (歐派は俺の嫁)   2017-07-05 19:32:00
像是火器最初是由中国传去欧洲的 但到了即使是火器技
作者: cs853 (cs853)   2017-07-05 19:33:00
天空的立法者这名字很适合出个无双类于游戏角色
作者: blackone979 (歐派は俺の嫁)   2017-07-05 19:33:00
术最顶尖的明朝最终仍要向欧洲购买红夷大砲...就知道科学发展的落差
作者: Sony2470GM (Sony2470GM)   2017-07-05 19:43:00
推个
作者: albertfeng (阿宗)   2017-07-05 19:46:00
从比较东西方最尊崇的哲人的就知道了,苏格拉底好辩以理服人,孔子崇古对诛杀善辩的同行对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