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loudal (cloud)
2017-06-10 16:31:091.媒体来源:
风传媒
2.完整新闻标题:
※ 北市双轨制配套 修改容移公式、“容积分区”不得跨区移转
3.完整新闻内文:
※
容积“双轨制”虽在市议会三读通过,依法应在6月底就此实施,但台北市政府举棋不定
,仍有意推行“100%全面代金换容积”。8日晚间,北市府召开公民论坛,以“谁搬走了
人民的乳酪”为题,公布双轨制下的施行方案,除已提案内政部修改现行容移公式,拿掉
公式中对建商较有利的“接受基地容积率”项目,也提高移入基地的核可门槛。
提案内政部 拿掉“接受基地容积率”
今日公布的关于公保地的新制,首先,北市府都发局表示,已提案给内政部,要求修改《
都市计画容积移转实施办法》第9条中,需乘以“接受基地容积率”的部分,希望将该项
目拿掉,则未来市政府落实议会决议“双轨制”时,50%捐地换容积部分,建商必须捐更
多的土地,才能换得同样数量的容积。
举例而言,信义区一开发案,按照旧有的公式,捐公保地面积624坪,经公式换算后,建
商可以取得1276坪的容积,加灌到新建案上出售获利,然而,若能经内政部修改公式,则
建商必须捐2501坪的公保地,才能同样获得1267坪,则政府在给予同样的容积时,公式修
改前与后,政府取得的公保地数量差4倍,都发局认为,有助于加速取得未征收的公保地
。
其次,针对容积移转范围与条件,基于对于都市环境的冲击,严格化移入基地的条件。林
洲民称,原对于容积移入基地的条件为,规模1000平方公尺、捷运站出入口800公尺范围
内、不得位于环境敏感地区、邻接8公尺以上道路等规范。现考量防灾、基地周边环境等
,进一步要求接受基地位于大众捷运站出入口半径800公尺范围内者,至少应面临一条“
12公尺”以上已开辟之都市计画道路,此举是为了考量道路双向通行,并设置人行道。不
过,法案修改需送议会通过。
12个行政区 分为4大容积分区
再次,由于北市的都市计画是一体的,因此,建商取得容积后,往往可以跨行政区置放容
积,致高房价地段的容积乱象。都发局为容移分区,将12个行政区依照区的性质与公告现
值相似者,分为新兴发展区(南港、内湖),市郊区1(士林、北投)、市郊区2(文山)
,市中心区(大同、万华、中山、 中正、松山、大安、信义),A区的公保地,能将容积
放置在A区,不得跨区移转。
最后,因捐地换容积依旧为市议会通过的公保地处理方式之一,为处理捐地换容积过程中
的资讯透明度不足问题,市府要求容移申请人提供公保地交易资讯,定期公告,且容移公
保地如有买卖交易应实价登录,供公保地主查阅,避免成为资讯不足下的交易弱势。
公保地主不满 场面火爆
今日的论坛现场,由于市府的简报,仍可见对“全代金”制遭议会否决的“心有不甘”,
现场不时爆出公保地主的不满声浪,场面一度火爆,副市长邓家基还出面安抚。
公保地主自救会代表:压低出售价格
对于市府今日公布的“双轨制”配套,公保地主自救会代表李奇昱认为,将“接受基地容
积率”从公式中拿掉,会造成建商总体成本上升,反倒会压低地主的公保地出售价格,对
于都发局有意提高移入基地的条件,他则认为,现行古蹟区的容移也没有这样的规定,形
成同样是容移,但条件不一的不公平情况。
有趣的是,今日现场,也来了一群大稻埕古蹟区因开发受限而特许容移的民众,他们担心
,一旦市府继续维持“双轨制”,则可以移出的基地多了很多,形成买方市场,让建商有
更多选择购买移出的容积,也即价格会下跌。
公保地捐地容移 对古蹟区居民不公平
大稻埕地主吴先生表示,花了7年的时间来跑容积移转的政府程序,他认为,现行让公保
地捐地容移,对古蹟区的居民并不公平。郭先生则表示,古蹟移转量体剩下几十亿,相较
于政府没有征收的2兆公保地,希望政府未来取得的代金也可以保留用在古蹟区。有趣的是,今日现场,也来了一群大稻埕古蹟区因开发受限而特许容移的民众,他们担心
,一旦市府继续维持“双轨制”,则可以移出的基地多了很多,形成买方市场,让建商有
更多选择购买移出的容积,也即价格会下跌。
公保地捐地容移 对古蹟区居民不公平
大稻埕地主吴先生表示,花了7年的时间来跑容积移转的政府程序,他认为,现行让公保
地捐地容移,对古蹟区的居民并不公平。郭先生则表示,古蹟移转量体剩下几十亿,相较
于政府没有征收的2兆公保地,希望政府未来取得的代金也可以保留用在古蹟区。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storm.mg/article/280148
5.备注:
※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水桶,请注意
议员不给过 那我就用民意搞死你们 说你们就是炒地皮帮凶
作者:
vow70 (许愿)
2017-06-10 16:43:00不错,开始在修了
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吧 至少让建商多买一点 也可加快速度来解决阿
就算是四倍速也只是从1000年变成250年 老老实实花钱买会死吗容积移转不对 那市政府凭什么"卖"容积 根本吊诡
民意个屁啦 欠债还钱 还要看民意不成屁 中央法令是移转 不是卖如果北市府觉得移转有问题 那代金一样也是有问题
要不卖 议会就生气气啦 说破坏府会关系呢所以现在就是把移转变严格阿 建商成本要更高
老实拿出钱来给地主 根本不必卖 搞清楚财团 市府 地主到底是谁欠谁我说了 成本变四倍也要250年才能还完
就是两兆现在拿不出来啊 正解有啦 首先就是检讨都市
计画 没应用到的公保地 就还回去 不能还得 用公办都更
划出去 或是利用都更权利来补偿 如果不能更的 才编列预算补偿 这才是正解啦 但目前市府说不卖 第一公保地
议员会支持吗 只会被打脸打到爆阿目前开到100%啦 去看前几天新闻 但那也没解决啥
我自己想法啦 既然不能不卖 那就让他很难卖 然后照我讲得正解来处理 那才是正途啦 虽然不见得很快 但至少
100个屁 公告现值跟市价比先亏两成 更别提还要自己往下
所以我才说没解决啥阿 那个要标 你拿100最好标得到
你既然知道哪个是骗人的 何必要谈什么100趴 讲得市府很伟大一样
没阿 我只是说15%限制拿掉而已 只是还是没啥屁用
作者:
gglong (豆油)
2017-06-10 17:09:00这是剥削地主吧…政府强划民地做公设地,又不给钱,才设计制度由建商出钱买,现在改成要多付出好几倍的公设地,建商只好降收购价,政府继续摆烂不征收,衰的只有地主而已
其实这个卖容积的游戏 公保地主只是招牌啦 背后是给
如果真的能达到建商不搞容移 这是好事 但是根本划错重点
提振房地产用的 看提出的时机点 是在sars之后就知道了
我举双手赞同废阿 柯的公办都更 小英的都更办公室既然是公家偷的 那就公家负责把他还回去吧
作者:
mayko (mayko)
2017-06-10 17:37:00解编公保地..难呀,今天参加一块用途不是公园的公保地活动因为原使用目地,潜在使用者说太小不能用,里长就想搓成公园不打算让该地解编成建地.解编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苦笑)ps.该地不在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