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推大陆妹正名 台大教师:外国人吃‘台湾

楼主: gvjgvjgvj (吉V杰)   2017-06-09 09:56:35
推大陆妹正名 台大教师:外国人吃‘台湾妹’,你舒服吗?
三立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60646
记者李鸿典/台北报导
“老板,请问大陆妹一把多少钱?”、“老板,今天的烫青菜有什么?那给我一盘大陆妹好了”,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日常对话,但有想过,其实,这可能有歧视的意涵在里面吗?
台大社会系教师李明璁在脸书发文指出,多年来他教社会学导论课,讨论到命名(naming)、符号化的社会权力运作与污名效果,都会举“阿兹海默症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或“福山莴苣被叫作大陆妹”为例子,提醒学生反思日常用语习焉不察的问题。相对于近来媒体大众已逐渐使用“失智”取代“痴呆”,“大陆妹”还是被习以为常地惯用在生活中。
他指出,“你可以想像如果美国人或日本人普遍都吃叫一种菜为‘台湾妹’,不管有无所谓歧视恶意,我们都会觉得有点羞辱而不舒服不是吗?”
李明璁说,即使有人考据,一个命名的词源,可能是很多元歧异的组合,或许是随口、戏称甚至误用的结果,所以不能苛责开始使用这个语?的人就是意图歧视他者,但当一个符码接合上既存语境里任一明显轻蔑的负面意指,符码就绝对不再中性无辜。
也就是说,就算“大陆妹”真是“中国大陆来的妹ㄚ菜”之简称(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大陆妹”这个符码及其污名意涵,已经是预先存在于这样菜名的简称发明,以致于如此(而非其他)命名的逻辑与过程,根本不可能是真空单纯如维基百科的语意考据而已。
“当然,我们完全不需要责难持续惯用的人,因为问题不是人们用此语汇有无歧视意图,而是性别与族群权力不对等关系的无意识复制。我们要反省改变的是后者”。
他透露,有几位来自北艺大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的旁听同学来找我,说他们正在推广“大陆妹”更名运动。我对于这种见微知著的反思实践绝对大力支持!李明璁也摘录曾品璇同学的行动说明,以及四张精美的图档设计,‘福山莴苣≠大陆妹。用点菜终止歧视!’
“1980年代开始,“大陆妹”字词在大众媒体出现,多泛指娼妓、走私来台的中国女子,报章惊悚的标题搭配“犯法”的影像,强烈贬义。随着台湾加入WTO后,此菜在台湾与日俱增;那时市场对此种莴苣陌生,为了辨认特征,它相较台湾莴苣来说,较为滑嫩可口,隐隐与过往新闻中“大陆妹”的影像、文章相符,随着台语发音,名正言顺地逐渐成为一种通俗的菜名;然而,“大陆妹”却在历史中染著国族和性别色彩。如今,多数人只知道“大陆妹”却不知道此种菜的真正名称:“福山莴苣”。
李明璁说,无处不性别,每一口呼吸都是性别,期待更多人卷袖而起,起身而行。据说顶好超市已经正名福山莴苣、全联则称之大陆A菜,从社群网络扩散鼓吹开始改变。
贴文引发关注后,李明璁在今(9)天凌晨再度发文指出,务必留意,所有试图中性化其词源的解释,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大陆妹”对中国籍女性移民移工而言,就是一个性别与族群上的双重贬抑、让多数人不舒服的轻蔑称呼。因此他才说,即使“来自中国大陆的妹丫菜”之类的词源,是单纯而没问题的,但转称为“大陆妹”就不只是戏称或简称的中性挪用了。它彻底就是一种带着权力的命名行使,而且是不顾相对弱势者与被汚名者感受的命名。
“最后再说一次,你希望有日本人或美国人,以什么谐音或腔调或庶民俗称或任何‘没有什么歧视动机’的理由,就硬是要把某一种菜叫成‘台湾妹’而且说已经约定俗成不能改吗(‘嘿我想要点或吃一盘台湾妹’)?亲爱的各位,答案很清楚了不是吗?”
http://i.imgur.com/fyXlpfP.jpg
http://i.imgur.com/JeNP8d5.jpg
http://i.imgur.com/gPjfE4z.jpg
http://i.imgur.com/TmIw7qK.jpg
备注:
我觉得支那妹也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