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车祸 无速限标志快慢车道 拟都速限40
2017-05-31
〔记者郑玮奇/台北报导〕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交岔路口,约占整体交通事故四十七.五
%,交通部表示,路口发生事故原因很多,但许多是因快慢车道速差而造成安全疑虑,因
此将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九十三条,针对现行无标志标线规范速限的道路,包含设有
快慢车道分隔线的快车道,时速将由五十公里降至四十公里,希望拉近路口快慢车道速度
;最快今年底修订实施。
交部研拟快车道速限50变40
国际上均把“速度管理”列为提升道路安全关键因素;交通部表示,全台约有上百处路段
有区分快慢车道,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现行规定,通常慢车道限制在时速四十公里以下,快
车道则是五十公里。
交通部道安会表示,曾委托运研所研究混和车流问题、也与专家座谈,均发现快慢车道速
限不同而汇流时易发生事故;目前交通号志也会因路段速限而有不同设计,例如黄灯所需
秒数是依较低速限去设计,常有快车道驾驶易因黄灯秒数较长,会减少煞车、犹豫赶快通
过,进而容易产生事故。
交通部指出,未来将修法,将无速限标志标线的快车道速限,由五十公里改成四十公里,
亦即只要没标示速限的道路,快、慢车道速限一律四十公里,许多城镇市区道路预计都会
受限;另外,在诸如产业道路等未划设车道线、行车分向线的道路,若无速限标志标线,
速限更拟由四十公里降为卅公里。
学者:不如宣导不变换车道
道安会表示,道安规则虽有规定汽车不得行驶慢车道,但现在路上常是快慢车交杂,甚至
常有车辆利用慢车道超车。因此,除非有安全岛可确实分隔快慢车道,对于没安全岛的都
会区道路,交通部也会陆续与地方协调说明,期能调整同路段的车道速限一致。
逢甲大学运管系副教授李克聪表示,这速限跟民众实际开车差太远,若地方没经费设标志
提醒速限四十公里,恐会引发抱怨扰民,若还有测速开罚,更恐引民众抱怨抢钱,不如加
强宣导民众尽量不变换车道,对交通安全可能较有效果。
民众质疑降速会让交通更塞
一位洪姓出租车驾驶则表示,现在时速五十公里其实已不符许多驾驶开车实况,许多乘客
也会要求开快一点,如再降速,路上恐多是龟速车,只会增加驾驶困扰、造成更多交通阻
塞,能否提高行车安全还有疑问。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06651
40那么慢是当大家都是阿公阿骂电动四轮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