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正庙怎转型?拆建筑、溶铜像变纪念碑

楼主: ernie80823 (汪)   2017-05-19 17:58:12
1.媒体来源:
新头壳
2.完整新闻标题:
中正庙怎转型? 学者:拆建筑、溶铜像变成纪念碑
3.完整新闻连结: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7-05-19/87148
4.完整新闻内文:
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高潞以用及徐永明今(19)日于立法院召开“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组织法修正与转型正义公听会”,邀请文化部与专家学者,从国际经验讨论中正纪念堂作为“不义遗址”的存废与转型。谢文贵建筑师认为蒋公铜像可以融掉成一个“历史文字说明碑”,呈现真实历史事件;台大社会所助理教授李明璁则认为,参考罗浮宫前玻璃金字塔的例子,主体建物应该增建或拆除,改变建筑的视觉核心轴线。
台北市政府顾问谢文贵建筑师表示,中正纪念堂是中国宫廷式建筑,就建筑层面而言,接续中国政治文化道统,蕴含文化意识形态;堂体本身是仿“坛体”型态,是“政权神格化”的象征。国家音乐厅与国家歌剧院仿效北京紫禁城的“太平殿保和殿”,是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再现中国地景的遗绪。
除此之外,谢文贵也认为,中正纪念堂与日本时代总督府不同,是直接指涉“个人权威崇拜”的建筑,不仅应改变名称也要改变内容;他举德国为例,会保留旧建筑并使用,但拿掉符号意味“对过去的克服”,如柏林希特勒总理厅于二战时被炸毁,德国人没有修复,反而将残余大理石等建材拿去盖其他建筑。他认为,应重新设计中正纪年堂的名称、内容且要兼顾实用性与功能性,可以参考德国转型正义工作的标准:揭发真相、承认事实、表达歉意、弥补受害者、防范伤害;因此他认为“蒋介石铜像”可融掉重铸成“历史文字说明碑”,不评断功过,但真实呈现他所做过的一
切,还原并反省被愚弄的历史;厅堂则可保留,展示这些历史。
李明璁则主张,建物应该部分增建或拆除,改变建筑的视觉核心轴线;以巴黎为例,罗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成功转移罗浮宫的原有的王室高贵象征。 他建议以“国际竞图”方式进行中正纪念堂的部分增建与拆除,让台湾转型正义工程可以获得国际的瞩目与讨论。
台湾人权促进会办公室主任颜思妤则从韩国“光州事件”的历史经验出发,她表示韩语语境里没有“转型正义”,类似概念是“过去清算”,是针对历史及事件而非特定人物来检讨历史。她表示,韩国以“光州亚洲文化殿堂”(ACC)的民主实验,保留地面上光州事件的喷水池与全罗南道厅建物,让所有建物均由地面往下开挖,呈现出透明感;并以“518民主化运动档案馆”完整保留事件当时的摄影影像。她认为中正纪念堂的转型应以“事件”为本,而非凸显特定政治人物事蹟,在转型过程中所有预算也应公开。
中研院欧美所助研究员苏慧婕从法学角度表示,转型正义并非改变历史,而是从此刻的宪政体制重新评价、分析、展示历史。国家透过“要不要拆纪念堂?”这件事情,正代表着国家要对蒋中正做出什么评价。在现今台湾民主宪政法治下,显然中正纪念堂并不符合当前法意识。
林昶佐表示,“中正纪念堂转型问题”是转型正义重要一环。去年二二八文化部长郑丽君也曾宣布要转型中正纪念堂,社会对“不崇拜权威、独裁者”应无疑义,剩下的是“空间转化”的方向。他期待文化部尽快提出《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组织法修正草案》,也将与徐永明提案来抛砖引玉,期待委员会并案审查。高潞以用则强调,历史人物功过讨论是转型正义的一部分,但转型正义是摊开矛盾与痛苦的长期工程,无法立竿见影。
文化部艺术发展司张惠君副司长回应表示,会将所有发言带回去讨论,希望逐步凝聚社会共识。林昶佐则表示希望文化部有所实践,明年二二八如果跟今年一样只能以“闭馆”方式处里,等于毫无进度;张惠君则旋即回复:“不会到明年二二八都没进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