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长期以来作假帐(该会的律师在公听会上亲口承认)、拿国家
的钱(例:累积超过一千亿元的“劳军捐”)而且每年光是利息收入
就超过三亿元、主要目的是做国民党宣传的那个团体叫做【妇联会】。
有一个或多个“假妇团”的存在,不代表“所有”妇团都是假的,如
果连这最基本的事实都搞不清楚,只能说是民智未开了。
当这些人权团体、妇女议题倡议团体们正在努力对这个庞大的沙文结
构做出一些改变的尝试的时候,乡民们也该自己练练等级,不要帮忙
沙猪们扯后腿好吗?
——————
“怎么不去骂郭冠英、怎么不去骂陈星,一定是政党打手”
这其实只是PTT的仇女日常。台湾人的性别平权观念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我们都是房思琪事件的加害者。
在质疑妇女团体“都没做事/没批判”之前,是否要先了解他们
到底做了些什么?
妇女新知基金会
成立于1982年,戒严时期就开始试着捍动体制,是台湾长期以
来推动妇运以及各种人权运动的主要推手之一。
过去在推动修改民法亲属篇(with晚晴妇女协会等重要的团体
,让已婚妇女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家庭暴力防治法、性别
平等教育法,以及同性婚姻等重大法案,妇女新知都扮演了重
要的角色。
滑了一下专页,她们最近在推动的议题包括:建立基础年金制
度、批判举债8800亿元但却没钱去推长照、关注各种过劳议
题、提倡公共托育、呼吁政府重视结构性低薪以及人们不敢生
育的问题等等(在这些议题,她们从未因为不同党执政而改变
过立场)
重点在于,一大堆乡民质疑说你怎么不骂郭冠英、怎么不去骂
陈星、为什么只骂柯P?
这种质疑根本一点意义都没有,首先,从林奕含事件曝光以来
,妇女团体也好,人权团体也好,每个都是努力在讲说“性教
育”的重要、性别平等的重要,都在努力去做能改变结构的事
情。
例如,最近,一大堆恐同家长联盟正全面进攻校园,要将性别
平等教育废除,最努力阻止的,正是乡民们最讨厌的这些“妇
团”。昨天尤美女立委(曾任妇女新知董事长)才刚质询教育
部长,希望部长能够顶住各种恐同的压力,并且要更积极捍卫
性别平等教育、防止下一个房思琪的出现。
之前妇女新知曾出版【校园性骚扰“完全拒绝”手册】,最近
也再重新po上网。
噢对了,她们还是“通奸除罪化”的主要推动者,也就是
林奕含在她的婚礼上曾经公开呼吁过的事情。
(而先前每当她们在推动这个议题的时候,乡民又跑出来骂说
妇女团体毁坏家庭价值。)
另一方面,现代妇女基金会我比较不熟,有人说是国民党
的人(潘维刚)成立的所以一定是“打手”。难道说国民党的
人就不能谈女性议题?这是什么逻辑?
刚蒐寻一下他们最近成立了性侵害的陪伴/复原/性别教育等网
路协助系统,而且还是跟“女人迷”这个专门的女权议题媒体
合作。总不会说女人迷也是国民党打手吧?
相较于妇女新知从事的是倡议的行动,现代妇女基金会主要做的
事是提供各种陪伴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过去也办过很
多防治家暴、提倡完整性教育、防治性侵等相关的活动。
这些议题都很重要,投入的人当然是不嫌多,不会因为是国民党
的人成立的我们就可以因人废言,然后把所有妇团或人权团体通
通骂进来。(国民党有人很沙猪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沙猪,这
个道理适用在各政党/团体)
再说,针对一些离谱“个人发言/个人行为”的批判,至少在我所
追纵的这些人权团体的成员当中,也从来不曾少过,只是不可能媒
体每个都报出来。
而像现代妇女基金会的执行长针对郭冠英的公开批判也曾登在媒体
报导,在林奕含自杀时也曾有公开的发言,那些在骂说不敢讲话的
乡民们,是否可以先用一下Google?
她们只是没有将“把单一犯罪者揪出来”视为首要的任务,没有开
记者会去骂单一个人(但还是有被quote针对事件和个人的评论啊)
。而她们长久以来的许多针对结构性问题的修法倡议,往往都没有
媒体版面。
再退一步来说好了,人权团体们的成员本来就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
去批判啊!为什么一定得针对“个人”做批判?
先前国民党和新党青年军的人去战别人的时候最爱用的就是“你不
去批判a或b或c.....n,就是双重标准、所以不可以批判第n+1件
事”这种奇怪的资格论,如果我们讨厌这样的逻辑,是否要先防止
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而且,如果你看不惯一个人/事/物,自己去批判不就好了吗?为
什么要花时间批判说“你看谁谁谁怎么不来批判”?(这道理就跟
某党青年到现在还是整天在脸书上面说为什么社会运动不去冲民进
党,但自己却从不付出行动,有87分像)
追根究柢,有很多乡民好像只在乎猎巫式的快感,在乎对于“个人”
的追杀,但是对于根本上改变整个体制的事情,是不是因为太麻烦、
太长远了所以懒得关心?是不是因为去猎巫人权团体刚好可以满足自
己“参与其中”这样的感觉,最方便快速达到让自己安心的方式?
想想好了,如果林奕含(还有像是叶永鋕,以及无数的受到人权团体
们帮助的人们),知道乡民们去狂喷妇女新知基金会、狂骂投入性侵
害议题的团体、以及砲轰那些站在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身边的团体们,
会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