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现在政府标案不太可能会乱搞啦
都要上网公告的
应该完全符合采购法
至于最低价得标和限制性标案更是非常常见
尤其是限制性标案
为什么???
因为公务单位常常凹很大啊
限制性标案就是要找那些好凹的 有经验的
先别说什么完成采购后的保固要长
光就标案过程中就很多眉角
以年鉴来说 出版社在评选时提出的设计或是完稿
验收单位过了之后
常常莫名其妙被上级打枪
一下要改这 一下那张照片放不对
总之上级总是在完工后才出一张嘴这根本司空见惯
这时候就只好拜托厂商修正
有些比较硬的厂商 就要说要改请另外拿钱谈
但公家预算就这么多
难道自己贴钱???
所以这时候愿意被凹的或是愿意吸收成本改版面
也就是配合度比较高的厂商就很吃香了
更不用说公家单位钱来的很慢
有时候会计年度都要过完了 钱才一笔笔下来
愿意让你拖欠款项的厂商也很重要
所以如果过程符合采购法
用限制性标案是很常见的啦
公务员什么不怕 就是最怕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公开采购案应该都会合法
然后标案多数都会找比较好做事的厂商
所以就会产生限制性标案
会一直得标也不意外
看了一下陈国星公司的标案
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啦
500万的营业额 十年吃三亿 根本很正常好吗
那些键盘采购听听就算了
一看就知道实际经验根本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