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amakazi (大安吴彦祖)》之铭言:
推 plusonezero: 可能有遗传+1,老师也许是主因,但应该不是唯一的因 04/29 23:07
→ plusonezero: 素,看八卦某篇转她脸书的文,她母亲情绪好像也不算 04/29 23:07
→ plusonezero: 很稳定?
***************************
只想补一个知识:
Nancy Chodorow(知名的性别研究者)是用“双重认同过程”(double identification
process)来解释母女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母女之间基于性别相同,因此会有相互缠绕难
解的同理同情...
姚淑文(现代妇女基金会)在谈她的三个性侵处遇的案子时,曾提到性侵案的家庭动力
,父亲的角色是决策者(家中权威者),他的工作是决定要不要提告或者和解等等重大
的决策,但父亲几乎不会介入性侵受害者的情绪照顾,尤其性侵的特殊性,父亲通常会
以男性的角色"不便"等等回避情感支持,或者对女儿的情绪采取"不闻问"的态度,
情绪照顾总是落在母亲的肩上。
当妈妈成为女儿最重要且可能是唯一的情绪垃圾桶,甚至要去负责化解随后家中的各种
冲突或者其他成员的负面情绪(这种房思琪已经讲很多,应该不用举例了),母亲在这
些过程中,也会不断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加上母亲容易同感女儿的创伤,同时又自责自
己未尽母职,无法妥善保护女儿等等。要承受女儿的痛,还要承担整个家庭的情绪,也
要处理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多重压力下母亲通常是性侵案中,最容易形成"第二受害者
"的角色。
照顾一个性侵(诱奸)幸存者的长达九年,期间心爱的女儿进出多少次精神科,有多少
个晚上要照料哭泣的女儿,九年来花多少时间听女儿的负面情绪,这样的压力谁有办法
当情绪圣女贞德!妳能吗!
所以,
当键盘科南想要将房思琪的疾病缩小到一个更事不关己的位置上,
推托这是精神病,推托这家人也有问题,
以此去躲避性暴力是社会常态、房思琪不会是妳或者妳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样的命题时,
麻烦也不如去读读书,
想想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难道不就刚好是房思琪整本书不断论辩的社会压力。
这种不断把被害人归因为她者,觉得她是个特例,
不断地将被害人放大检视,
连妈妈都要被拿出来鞭成精神病,
难道不就是房思琪内心恐惧的猎杀?
看看一串贴文这么多人连妈妈都想猎捕,这种不负责任也搞不清楚方向的推论,
还能不懂房思琪作为被害人却还要躲躲藏藏,
将自己一分为四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