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特地花了点时间
看了一遍这次公开在Youtube上的开放政府协作会议
帮大家画了一些重点如下(照影片顺序列出):
交通部简报说明,今年5月1号将实施汽车道路驾驶考验,
其中没有打方向灯是扣32分直接下车的项目。
提案人认为,左转靠左,右转靠右是最基本的观念,可是禁行机车的车道设立,
违反了这个观念。
两段式左转的背景历史是一开始先有禁行机车的车道出现,
接下来机车无法待在最左侧的禁行车道,所以才产生后来的两段式左转政策。
机制方面提案人与机车路权促进联盟是希望依车速车向分流,
而不要以车种分流。
机车路权促进联盟的林志学先生(以下简称志学)说,机慢车是一个矛盾的词,
因为在道路安全规则第二条第一项第一款说他是汽车的一种,
而在道路规划就常跟慢车(无自有动力车辆)规划在一起。
提案人说台湾的驾驶在左手边,车子的死角是右边比左边多,
结果又把相对小型的交通工具放在死角多的地方,似乎不太恰当。
提案人:“我小学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一公斤的铁跟一公斤的棉花比较重,
答案是一样重。那我想接着询问,时速50的机车跟时速30的汽车机车哪一个比较快?
那比较快的车应该是走在中间(车道)呢? 还是外面(车道)呢?”
志学说明,台湾法规的原始构造是以国际共识的‘车速车向分流’来规划,
现在政府持续在这概念上叠床架屋,增设违反原始原则的‘车种分流’法规,
其中主要的问题法条是在道路交通安全规则99条。
志学说明,不论责任归属,而只论人有没有死掉就好是不对的。
用车种分流,驾驶人是不会尊重彼此,反而会增加隔阂的。
目前车子都还是人在开,问题是在人而不是车子的问题。
志学说明,今天大家要讨论得下去,要对车速车向分流有共识,
否则今天讨论会很漫长。
交通部路政司对路权方面的补充,4/1时相关同仁有对外做了初步非正式的回应
(该回应应该是在4/1的联合晚报头条上),管制是为了公共安全问而不是路权问题,
进而思考配套跟因地制宜的骑乘习惯。
经济部秘书室的黄先生说明,是否能让停等线内缩,挪出空间也能让待转区内缩,
这样待转区能够与直行车有一段距离,而不会成为待撞区。
财政部PO说明,自己也是google了之后才知道三车道才有强制两段式左转,
自己已经很习惯两段式左转,没有这样做其实是会很害怕的,这规定已经执行
得很习惯,所以有一种被制约的感觉。
中华民国汽车货运商业同业公会秘书长 赵寿山(以下简称赵秘书长)说明,
认为这不是谁的公斤跟公斤(速度快慢)的问题,而是e=mc^2的问题,
轻型车辆跟重型车辆的活动灵活度不一样,所以才需要有车种分流的概念。
交通部PO(男)说明,公布摩托车直接左转出事 以及 摩托车在待转区出事的数据,
拿出来看,比较能说服大众对于两段式左转的政策。
交通部路政司说明,运研所与警政署有交通事故的资料可以查询,
运输安全网站资料系统,有各年度的资料,包含碰撞型态等等。
提案人说明,直接提供这资料来比对出来的结论很难有正当性,因为现行制度
直接左转是违法,违法在驾驶人心态上会有差,以及样本数可能不够的问题。
志学说明,车种分流的一大前题是车辆设计是不能改变的,
但实际上是可以利用科技来改善大型车辆死角、急停的问题,
解决方案有很多,应该不是一昧剥夺机车用路权。
赵秘书长回应,认为科技是可以在未来做到,但应该以现行状况来讨论,
以普遍的状况来讨论,而不是以个案来讨论。
~午休后~
下午议程开始,唐凤口述并简短回复slido上面的问题开场
唐凤跟机车路权促进协会提案人做简单厘清,
标志标清是最大的,所以地方政府在两线道增设两段式左转标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99条机车是要遵守的,地方政府这样做是合法的,
抽象的看是蛮合理的,但落实下去蛮多不合理的地方也做了禁行机车。
slido匿名发言“能否请各位决策者,使用机车通勤一个月,
再来设身处地的为机车族着想,而别满嘴理论,不实际体验看看
怎能知道问题所在?”
唐凤回应这就是她在推VR审议的目的,因为事实上上去骑机车的机会不大,
像大家放的第一人称的视角影片,或是用VR也好,至少能设身处地,
越能让大家让有类似的个人经验越好。
slido匿名发言“我认为可以先从三时向号志的地方开始试办,
因为这个没有礼让直行车的问题 应该让机车族初步了解
直接左转是安全的 在更进一步会更好
同时也应该要求汽车驾驶的素质 该如何提升也是未来该讨论的议题”
sildo匿名发言“请问时速50的汽车和时速50的机车 哪个速度快?”
youtube聊天室朋友:一个轮子算50,所以气称应该车速比摩托车快两倍XD
sildo匿名发言“只不过大多数汽车碍于体积关系,不可能做到这种事(指灵活度),
所以你们尊贵四轮做不到就不准其他人做,是这样吗?”
唐凤回应,这有一个情绪性的留言,
这里有一个泛人性化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不是变形金刚,
不是我上去一个四轮车就变成四轮车,这跟人的人格没关系,
我今天也可以开四轮车,换机车,换成大众交通运输。
尽量不要以拟人化的方式讨论比较好。
sildo匿名发言“扯车体重量,很明显地平常没有在保持安全车距...”
唐凤说明,谈到车体重量的不同时,也要有不同的安全车距,
这件事情是值得提出来的,那就在这边提出来。
sildo匿名发言“禁行机车全面消除 尚未消除前可要求警务机关停止取缔
禁行机车之违规事项”
志学补充,警察取缔是有业绩的。中央会编列罚锾税入要多少,在分配下去
到地方警局列出它的业绩,思考执法难易度时,禁行机车比较好抓,就会被
拿出来用,执行这项规定不见得能改善交通,而是能满足税入,这是目的性的
倒错,希望能修法让目的性做切割。
唐凤厘清问题,没有写禁行机车,没有两段式左转标志,但是有待转区,
这样直接左转是不能开罚,只要有一个出现,就是不能直接左转。
志学说明,道路的本质是流动而不是安全,如果本质是安全,
那大家都不用动最安全,上路是为了要流动而不是安全,
而一个顺畅的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大家碰撞的机会。
顺畅的行车会安全,但是安全的行车不一定会流畅,
因为会为了安全而阻断行车的顺障。
志学说明,在教育心理学上单纯的惩罚可能对当事人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吸收,
反而容易有反抗的情形发生,甚至产生一种,只要我没有被警察抓到,
我就可以怎样做的概念,建议能多利用现行的劝导单方式来现场教育民众,
他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志学说明,说台湾目前是车种分流也不恰当,现行的状况除了像联外桥梁
有做分隔岛,真正做到车种分流;而平面道路的状况是汽车可以走机车的道路,
但机车不能走汽车的道路,这样是歧视。
志学说明,路口车道布局标示不清的问题,其实不只是两段式左转的标志,
甚至连开汽车,你也要快到路口才知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在哪里。
交通部路政司说明,如果有标志不明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向各地方政府联系沟通。
机车路权促进的版主阿彦,向交通部询问,
台湾的标志标签是否还受到1968年维也纳国际交通公约的制约?
不过后来麦克风没声音,不清楚是否有得到回答。
============================重点整理=============================
台湾道路分流的准则目前 依车速车向分流 跟 依车种分流都有,混在一起,
机车路权促进协会的人员认为安全不一定顺畅,但顺畅一定安全,
所以应该是顺畅摆在第一顺位。
机车路权促进协会的诉求是解除“强制”两段式左转,而不是解除两段式左转。
===============================补充===============================
上述的内容只是重点整理,可能会在节录的过程中改变了原发话者的原意,
如果大家有疑问,推荐能去youtube看看影片,直接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我最怕的就是在这过程中产出了什么不实的消息。
我在影片下面也有留言一些时间点可以点选片段开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r6wNGxv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