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中时电子报
2.完整新闻标题:
夜鹰幼雏常被误为落巢鸟 送特生反酿亲子离散
3.完整新闻内文:
3月到7月是台湾夜鹰繁殖高峰期。近2周常下雨,有些民众会上屋顶巡排水,
也有人因此捡到“落巢雏鸟”,然后满心慈悲地送交特生中心,
却不知如此善举反而拆散了亲鸟雏子、苦了保育人员!专家说,
正确作法是尽量让牠留在原地,让亲鸟前来喂食或带走。
知名鸟内专家、农委会特生中心高海拔试验站主任姚正得说,
台湾夜鹰繁殖过程中,根本就不筑巢,亲鸟直接把蛋生在石砾堆或屋顶平台,
鸟宝宝一破壳就会趴趴走,民众发现牠落单,其实是亲鸟已先被吓走,
只要人们暂时回避些许时间,鸟爸鸟妈很快就会再回来。
姚正得说,台湾夜鹰是夜行性鸟类,俗称“夜蚊母”,顾名思义以捕蚊虫为食,
好心人把雏鸟送到特生,害亲鸟失去孩子,也让保育员一个头两个大!
要如何抓那么多蚊子啊?后来想说用面包虫喂,但牠们却不肯张嘴,
只能一只只掰开嘴喙硬塞,人、鸟都痛苦。
近日特生连续接到3只台湾夜鹰雏鸟,收容累计达10多只,依往年经验,
5、6月数量更多。因此提醒,各种离开巢位的幼鸟,
其实有相当比例是在亲鸟掌握监控中,民众把牠“救”走,有可能越帮越忙,
留原地先观察再决定是否营救,会比较周全妥当。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414005045-260405
5.备注:
夜鹰的原生栖地是河滩的砾石地,但所谓的“野溪整治”已经让砾石地愈来愈少
如果大家有能力可以发声的话,请反对无用的野溪整治、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