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想说今天吃一下很久没吃的7-11
到了现场一看,乍看和印象中的包装不一样
有不好的预感
http://i.imgur.com/7Ney9eb.jpg
几乎已经找不到30元以下品项
只剩蓝莓果酱和火腿是25元
已经找不到39元搭配餐,最低49元起跳
搭配化工饮料,个人建议喝他们的焦炭咖啡豆现煮咖啡,相对健康
蓝莓果酱,两片吐司对切,果酱抹一点,其余抹上奶油增加份量,降低成本
夹起来一份25元
http://i.imgur.com/slMxNTQ.jpg
超雷的起司三重奏,里面糊糊的起司,奶油拌起司粉和香料,降低成本增加份量
抹在吐司上,一份35元,价格倒是不变
http://i.imgur.com/tuF9Ag0.jpg
德式燻肠,一根香肠对切以后,再将对切的香肠切成2公分的小块
一份三明治三块这种小块
左边是薄的透光的火腿(是真的会透光,想看神前刀功对决的作品,7-11就有)
夹上声称是炒蛋的东西
这个口味还算是相对吃得到东西的,一份35元
http://i.imgur.com/LgZAPUw.jpg
鲔鱼系列三明治
7-11的产品最近有个趋势,就是将食物内容物尽量“糊状化”,俗说看起来苟苟的一坨
第一可以减少真正食材的用量,降低成本
第二可以增加份量,让消费者好像感觉有吃到东西
第三可以降低成品组合难度,糊状类填充物除了容易黏合成品,份量掌握也很好控制
这两份鲔鱼系列,就是实例
但,糊状类的填充物,不易保存,容易腐败,尤其夏天温度高,所以要加一些“天然”保
存剂
而为了让他能够保持黏稠度,又得加些东西
虽然合法,但真的对健康有益吗......
http://i.imgur.com/Jr7vwWG.jpg
很久没涨价的纽奥良烤鸡腿三明治,一次涨了7元
换算下来涨价幅度是20%
这是我学生时代最爱的口味,也是所有7-11三明治最良心的口味
吃得到真实的鸡腿肉,又有几片蔬菜
一路从25元看它到现在42元
http://i.imgur.com/Xg9LNpx.jpg
回办公室,最后买了燻鲑鱼
这个口味我还算喜欢,虽然料少但鲑鱼好吃
http://i.imgur.com/D7GbccB.jpg
http://i.imgur.com/gje2lQj.jpg
http://i.imgur.com/3SS7PXj.jpg
内容物一览
鲑鱼为了增加份量,和成品方便组合考量
一贯性的打上奶油
下面垫了一些若有似无的莴苣叶
相较于外面早餐店的美乃滋,奶油成本是较高的
右边的溏心蛋切片,不知道有没有1/5颗蛋
算1/4好了,一颗蛋可以做成4份三明治
如果一颗蛋成本是4元,一份三明治的成本就是1元
当然,主要的开销还是人工成本
http://i.imgur.com/EvaC75H.jpg
成份表,标示的非常清楚,赋予消费者知的权利,很不错
消费者知道以后,有选择不买的余地
问题是,若所有的产品都是如此时
赋予这层知的权利,意义也不大了
7-11东西不断再涨价,身为台湾企业龙头,长期观察下来涨价也是龙头
跳出来开第一枪以后,其他企业体看见统一能卖这个价格,我当然也可以
先前闹到现在的一例一休,带动涨价的风潮
最终反应到终端市场的,
就是涨幅20%的三明治,
还有不断糊状化cost down的填充馅料
但是,这些真的是反应成本的做法?还是只是商人追求最大利润的方式
我想只能本于企业良心,答案自在人心
可或许你可以说,不爽别买,自由市场自由竞争
可是,当生活周遭已经充斥着7-11和统一企业产品
真的是可以说不买就不买吗?
蹲在厕所打这篇,燻鲑鱼都快跑出来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