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qpqpqpq (PQPQPQPQ)》之铭言:
: 安安
: pq打屁股
: 虽然陈炯明是大陆人与台湾没啥关系
: 他被史书写为叛变时
: 本鲁的阿祖还在日治时期
: 但之前有稍微念了一下历史课本
: 只知道这人叛变背骨砲击孙大砲
: 但对于他的理念却支字不提?
废话,要是国立编译馆讲出了陈炯明的理念,那就GG惹
因为我看当时的正常陪审团都不会支持 国父的理念。
: 也让后人无法理解他的动机
: 并站在他的角度看事情
: 请问他为什么要叛变?
: 为什么要砲击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国父孙大砲?
历史一般是胜利者写的,但是我们如果活在当下,不会知道谁是未来的胜利者。
如果陈炯明知道未来孙文会变成国父、蒋中正会变成伟大的北伐领袖蒋总裁,
或许他的判断会不太一样。
但是如果活在当时,他的判断很简单:
恁北想要联省自治,不要为了大一统的理想而穷兵黩武、家破人亡
结果你孙文每天靠夭要反攻北京。
偏偏就过往的历史来看,各地自行自治的时代都是很文治武功辉煌的年代
远一点有春秋战国、三国时代,近一点的有八国联军东南互保、
阎锡山治山西、孙传芳治东南,张作霖治东北,内政其实都做得不错。
(注:军阀不是只会带兵乱干而已,很多军阀的内政做得远比国民政府好)
过往的历史还告诉陈炯明,除了极少数什么淝水之战的特别例子之外,
南北对抗一般都是南方GG。
如果你是陈炯明,看到说话不算话的孙文一直乱靠北。
(孙文靠北过北洋政府徐世昌违法乱政,说徐世昌下台他就会下台)
徐世昌已经下台了,孙文还赖著不走、还吵着要广东人全部枪在手跟我走
陈炯明跟孙文,当时实务上只是“合伙”甚至是“收容”的关系。
讲“叛变”二字也太结果论了点,在当下只不过是“拆伙”而已。
“本来跟你合作觉得你这人不错、名气可以利用一下,结果一合作发现你是个疯子,
我不想配合你玉石俱焚,只好请你走路了。”
对了,陈炯明并没有炮击总统府,也没有真的杀了孙文什么手下,他真的就是想把
孙文赶离广东而已,开炮威吓之前,竟然还下了最后通牒叫孙文离开。
如果真的想“叛变”,他会学明智光秀那样。
提前通知三小?直接发兵把总统府围了,用真炮轰到倒为止,最好还会让孙文逃走。
相对来说,孙文逃到永丰舰上之后的抵抗行动,才真的杀了广州不少人。
因为他是真的动用舰炮攻击广州城。
至于 蒋公过来帮忙,进而搞到反客为主、把广东全拿下来弄成党军基地,
那就是后来的事了。